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团队探索性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团队探索性学习受教师、学生和学习材料3个方面的影响。在对团队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学习材料选取与更新、教师培养、学习团队组成、团队协调以及教师与学习团队沟通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团队学习效果的措施。
作者
贺超
王建军
王辉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年第1期90-91,共2页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改基金项目支持
关键词
团队学习
大学生
探索性学习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邢以群,姚静.
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23-26.
被引量:40
2
吴铁钧,刘电芝,王立,邢超.
大学生学习型团队的特征[J]
.当代教育科学,2010(17):56-58.
被引量:6
3
张新颖,王秀丽.
大学生合作学习研究述评[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3):137-14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崔荣佳.
合作学习法在课外学习中的应用[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S1):24-27.
被引量:21
2
吴飞,吴坚.
谈谈在大学生中开展协作型学习模式的重要性[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2):16-17.
被引量:14
3
洪明.
西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转向——行动研究探略[J]
.国外社会科学,1999(1):15-20.
被引量:28
4
王穗平,杨洁.
洋为中用——合作学习法的移植应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34-36.
被引量:50
5
王坦.
合作学习述评[J]
.当代教育科学,1997(2):33-36.
被引量:98
6
陈洪根,薛静.
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7):26-27.
被引量:24
7
袁小华.
从“团队精神”看参与英语课堂小组的效果[J]
.外语界,2001(5):51-57.
被引量:24
8
邢以群,姚静.
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23-26.
被引量:40
9
肖余春,石文典.
学习型团队三维特征结构模型对团队效能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5):116-119.
被引量:3
10
Aleksander P.J.Ellis et aI., 2003, "Team Learning, Col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Do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Vol.88(5).
被引量:1
<
1
2
3
>
共引文献
46
1
王艳玲,向里南,高立新.
理论实践科研并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4):248-250.
被引量:14
2
王昭.
加强医学研究生教育之我见[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612-613.
被引量:4
3
张新颖,王秀丽.
大学生合作学习研究述评[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3):137-142.
被引量:3
4
杨惠敏,付萍.
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探讨[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7-129.
被引量:2
5
王秀丽.
我国大学生合作学习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6):112-115.
被引量:23
6
黄春霞,陈俊国.
在研究生培养中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235-236.
被引量:1
7
孙艳.
网络环境下编目员的团队学习小议[J]
.科教文汇,2007(04X):200-200.
被引量:2
8
罗琳,王国良.
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28-29.
被引量:20
9
王秀丽.
大学生合作学习——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高校教育管理,2007,1(4):6-10.
被引量:20
10
罗尧成,李利平.
论研究生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指向及其构成要素[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32-35.
被引量:7
<
1
2
3
4
5
>
同被引文献
5
1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 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2 (1) : 71 -87.
被引量:1
2
曹琳,周文.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3):65-66.
被引量:6
3
瞿群臻,张睿.
基于研究型教学和探索性学习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S航海类高校为例[J]
.物流技术,2012,31(1):151-154.
被引量:7
4
向天宇.
交通土建专业桥梁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31(2):40-43.
被引量:4
5
王昌林.
进一步理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路[J]
.全球化,2014(11):29-3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郑玉国.
探索性学习项目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
.高教论坛,2016(2):39-4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连冬艳,于育民.
探索性学习模式在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1):6-7.
被引量:2
2
郑玉国.
课堂教学中融入精神动力助推“结构力学”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22(8):133-136.
被引量:3
3
郑玉国.
“教→研→教”正向互动促进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J]
.高教学刊,2022,8(24):94-98.
被引量:2
4
郑玉国.
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和践行“土木精神”[J]
.大学教育,2022(12):25-29.
被引量:1
5
曾浩.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8(2):38-38.
1
张岩,田雨.
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J]
.现代交际,2014(5):229-229.
被引量:1
2
沈秀东.
浅论高校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
.新校园(上旬刊),2016,0(8):152-153.
被引量:2
3
彭庆红.
试论大学生团队的思想教育功能和团队精神的培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2004(2):53-55.
被引量:9
4
刘圣中,李茂荣.
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意义——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实验分析[J]
.时代教育,2011(9):52-53.
被引量:1
5
艾丹丹,成云.
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与养成[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9):47-48.
被引量:16
6
王霖.
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的思考[J]
.东西南北(教育),2012(2):250-250.
7
王汉成,傅怀梁.
加强毕业设计团队管理,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J]
.中国电力教育,2010(9):124-125.
被引量:7
8
路维,冀玉然,周学增,于书忠,郑宝民.
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78-79.
被引量:5
9
张宗胜.
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意义探讨[J]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78-80.
被引量:9
10
池美珠,许张晔,钱燕.
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J]
.医学与社会,2009,22(1):66-67.
被引量:12
<
1
2
>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李献云
况利
费立鹏
艾明
童永胜
徐东
杨甫德
陈建梅
贾存显
相关机构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相关主题
自杀未遂
自杀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