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子商务的热浪波及到中国是在1998年,而那时整个中国的上网人数也不过200万人,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原本不发达的支付手段、配送体系第一次遭到了这个席卷全球运动的冲击。在那个阶段,有人说中国的电子商务是炒概念多于做实事很可以理解,毕竟,已经落后的我们还没有能力去把握Internet带来的机遇。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法做,这曾是多少国内互联网事业先行者发出的感慨。回想不久以前的当时,偌大的中国有几人尝试过网上购物呢?又有几家互联网公司开设了网上业务呢? 斗转星移。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也逐渐走向正规和成熟。200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半年一度的统计报告结果,已达890万的上网人数正在铺垫起中国电子商务的腾飞基础,而涉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各种因素也正得到完善。专家预测,国内电子商务“质变”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当阿里巴巴们的B TO B电子商务模式声名鹊起乃至走向世界的时候,国内 B TOC、C TO C等模式也已开始走过略显青涩的造势阶段而实实在在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网上拍卖”、“集体议价”、“比较购物”等等一批起源国外却充满了浓郁中国特色的商务模型相继出现,造构着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中的一道道风景。 如果说中国的网民在两年以前?
出处
《互联网周刊》
2000年第9期19-19,共1页
China Internet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