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佛道三教比较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儒佛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三教研究的深人展开,对三教的比较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如何在超越历史的局限中开拓创新,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历史地、动态地看待三教关系,并更好地认识三教的特点以及三教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作者
洪修平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6,共9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金
“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宗教的发展及精神”(编号07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儒佛道
传统思想文化
交流互动
多元文化
三教关系
同中之异
历史
分类号
B91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338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6
1
《大正藏》(影印本),1996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被引量:1
2
《道藏》,1996年,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被引量:1
3
《道家金石略》,1998年,陈垣编纂,陈智超,曾庆瑛校补,文物出版社.
被引量:1
4
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编..道教史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31.
5
汤用彤.1992.《高僧传》,中华书局.
被引量:2
6
古籍.《尚书》.
被引量:5
7
古籍.《老子》.
被引量:7
8
古籍.《庄子》.
被引量:4
9
古籍.《论语》.
被引量:8
10
古籍.《孟子》.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孟子·尽心上》[M].,..
被引量:289
2
.《论语·先进》[M].,..
被引量:153
3
.《孟子·离娄上》[M].,..
被引量:26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被引量:3112
5
.《庄子·大宗师》[M].,..
被引量:104
6
.《庄子·齐物论》[M].,..
被引量:164
7
.《论语·季氏》[M].,.第172页.
被引量:217
8
.《二程遗书》卷二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被引量:12
9
.《论语·泰伯》[M].,..
被引量:175
10
《大戴札记·曾子本孝》.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38
1
夏燕.
论电影艺术美: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辩证关系[J]
.时代文学,2008(14):180-182.
被引量:1
2
刘晋军.
儒家孝文化与现代企业组织关系探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2):128-132.
被引量:3
3
毛钦.
从“大团圆”看关汉卿的哲学思想[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7):357-358.
4
王元骧.
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J]
.文学评论,2004(4):5-15.
被引量:17
5
胡沫,孙其昂.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哲学视域[J]
.江汉论坛,2004(8):136-138.
被引量:6
6
张守民.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时代真正的智慧[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28-34.
被引量:1
7
丁原明.
老子的生存哲学[J]
.哲学研究,2003(3):40-45.
被引量:6
8
蔡方鹿.
注经与哲学——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J]
.哲学研究,2003(3):53-59.
被引量:2
9
熊芳.
毛泽东人的本质论[J]
.江汉论坛,2004(9):81-83.
10
张伟胜.
自由与人的本质[J]
.浙江社会科学,2004(5):141-14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
1
刘永明.
日本杏雨书屋藏敦煌道教及相关文献研读札记[J]
.敦煌学辑刊,2010(3):68-82.
被引量:8
2
刘永明.
P.3562V《道教斋醮度亡祈愿文集》与唐代的敦煌道教(一)[J]
.敦煌学辑刊,2013(4):10-2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刘永明.
敦煌道教愿文所见佛道关系[J]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2019,0(1):44-57.
1
刘潜,张旭东.
证伪中的创造——求异思维实证论[J]
.佳木斯师专学报,1991,9(4):69-73.
2
许抗生.
法道而行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J]
.中国道教,2011(5):41-44.
3
白晓艳.
辨析道德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1):22-24.
被引量:1
4
冯兵.
“义”“利”的对立与统一——朱熹的义利观辨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01-107.
被引量:3
5
许莺.
儒道佛三家对人的生命价值与心性修养的关怀[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74-175.
被引量:2
6
洪修平.
三家互补的现代意义[J]
.探索与争鸣,1997(12):42-43.
被引量:1
7
蒙培元.
儒、佛、道的境界说及其异同[J]
.世界宗教研究,1996(2):17-20.
被引量:5
8
洪修平.
论道家思想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J]
.宗教学研究,2007(1):37-42.
被引量:6
9
蒙培元.
儒佛道的境界说[J]
.百科知识,1996(1):38-39.
10
张岱.
李贽与袁宏道佛学思想的对比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18.
被引量:1
哲学研究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