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西北欠发达地区技术—经济追赶中“后发优势”的若干解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一事实为出发点 ,探讨了“相对后进性”潜在的“后发优势”在实现“追赶战略”中的意义和作用 ,客观地分析了西北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丧失的困境和原因 ,在总结国内外成功追赶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后发地区走出困境、重新赢得“后发优势”的若干对策。
作者
张克让
程麓生
机构地区
兰州铁道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32-38,共7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国
西北欠发达地区
技术-经济发展
后发优势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1
金泓泛主编:《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奥秘》,中国财经出版杜,1990年9月。
被引量:1
2
马名驹等:《科技西进与均衡战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被引量:1
3
姜德昌,夏景才主编..资本主义现代化比较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861.
4
郭斌.《对发展中国家追赶问题的重新认识》[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7,(1).
被引量:1
5
刘国光,沈立人著..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58.
6
安维复.《科技进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之源》[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6,(1).
被引量:1
7
李京文著..人类文明的原动力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82.
8
陈昌曙,远德玉著..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255.
同被引文献
29
1
夏琦.
从市场经济角度探讨中西部经济发展问题[J]
.江淮论坛,1999(4):24-28.
被引量:3
2
汪一鸣.
不发达地区区域开发的几个理论问题[J]
.地理学报,1993,48(6):497-504.
被引量:15
3
司正家,马海霞.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战略与实践[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36-42.
被引量:12
4
刘旭,王永治.
欧盟实施地区政策的经验与启示[J]
.宏观经济研究,2007(1):22-27.
被引量:4
5
扬永春.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A].秦大河.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94-197.
被引量:1
6
韦苇,姚慧琴.中国经济发展报告(200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7
Alexander Gerschenkron.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 The Belk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353-354.
被引量:1
8
M. Levy,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 A Setting for International Ralations [M]. P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737-739.
被引量:1
9
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R].武汉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1..
被引量:1
10
林勇,张宗益,杨先斌.
欠发达地区类型界定及其指标体系应用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2):119-12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1
1
唐赤华.
后进地区研发联盟策略探讨[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71-75.
2
姜爱林.
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1):76-80.
被引量:2
3
昝凌宏.
后发优势与新疆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5-57.
被引量:3
4
陆立军,白小虎,郑燕伟.
东西部联动与西部大开发[J]
.中国软科学,2000(9):75-79.
被引量:5
5
刘平.
我国西部地区跳跃式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
.经济师,2001(6):71-72.
6
秦宪文,张克俭.
比较优势与西部开发[J]
.经济问题,2001(9):25-27.
被引量:1
7
杨燕,赵歆岚,向志虹.
欠发达地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新发展阶段的界定与重构[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4):44-58.
被引量:5
8
姜爱林.
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与中国信息化[J]
.南方论刊,2003(1):44-50.
9
杨永春,张从果.
论落后地区的发展与后发优势[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112-117.
被引量:11
10
李春兰.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西部大开发服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2):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赵超超,徐爱华.
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对中小城市的思考[J]
.江苏商论,2009(11):82-84.
2
李杨帆,朱晓东.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西部生态型追赶战略[J]
.生态经济,2005,21(3):32-33.
3
袁岳驷,赵朝智.
湖南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与劣势[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7):118-120.
被引量:1
4
韦仕江.
再议西部高校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J]
.现代情报,2006,26(1):170-172.
被引量:2
5
曲建华,徐广印.
我国汽车制造业ERP系统实施模式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4):169-170.
6
杨小雨,曾克峰,刘超,于吉涛.
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驱动力分析——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04-1206.
被引量:8
7
夏东.
论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性后发优势形成与利用[J]
.甘肃农业,2007(5):85-87.
8
夏东.
后发优势论研究视角的冲突与拓展——对后发优势范式的评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3):68-72.
被引量:2
9
吴海鹰.
宁夏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2007(6):84-88.
被引量:3
10
郭丽.
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2009(4):57-60.
被引量:12
1
韦艳宁.
陕西省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
.网络财富,2010(17):81-81.
被引量:2
2
牛永红.
西北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以兰州市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14(4):72-75.
被引量:1
3
陈昌文,王福昌.
略论东汉江南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8,18(1):5-7.
被引量:1
4
张克让.
西北欠发达地区经济追赶中“后发优势”解析[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1999,21(4):57-64.
被引量:4
5
孙震,张春敏.
技术与经济增长理论简述——基于均衡分析范式与演化分析范式的视角[J]
.北京金融评论,2014(1):87-96.
6
朱成全,李立男.
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
.辽宁经济,2010(7):28-29.
被引量:1
7
贾俊民.
技术-经济-社会史:重铸经济史辉煌的新学科[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3):121-131.
被引量:1
8
汪晓文,李杰.
中国关于清洁发展机制问题研究综述[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1):94-97.
被引量:7
9
周永革,徐云卿,唐志强.
西北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实证研究——基于甘肃省某高校的调查[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8):121-124.
被引量:3
10
刘长缨.
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促进甘肃经济发展[J]
.中国科技产业,1997(4):13-14.
宁夏社会科学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