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班级博客促进家校协同教育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进入到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来创建全新教育学习环境和方式的阶段。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平台,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的手段。如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建立班级博客,从而增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在班级博客中,教师已经不再是主体,而是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三位一体,这无形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家校间的协同教育。
作者
郑传东
机构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
出处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第24期57-58,共2页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关键词
班级博客
协同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网络平台
合作式学习
学习环境
有效整合
教育教学
分类号
G6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南国衣.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2
李运林.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9):5-7.
被引量:91
3
梁云真..基于“校讯通”平台的家校沟通研究[D].河南大学,2009:
4
南国农.
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5):9-10.
被引量:5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檀传宝(2005).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9.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31
1
胡晓雪,杨树保,肖云玲.
立德树人背景下“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现状调查分析[J]
.学园,2020(29):5-9.
被引量:1
2
陆超祥,何向琴,陈志刚,王华刚,赖彩,曾德红.
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研究——以贵州省X中等职业学校为例[J]
.心理月刊,2023(8):47-50.
3
高一蓝,张添翼.
国内家校协同育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1999—2022年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J]
.教育伦理研究,2023(1):108-123.
4
卞金金.
基于信息技术的社区协同教育平台设计[J]
.教育信息技术,2008(5):30-32.
被引量:1
5
黄小敏,赖嘉纯,刘敏斯,李莹莹,王小华.
协同学校教育的绩效分析——以广州市越秀区小学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08(10):14-18.
6
黄立新.
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12):20-23.
被引量:15
7
王洪梁,高晶,李武威,曹冰.
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衡量的改进设计[J]
.统计教育,2009(10):62-64.
被引量:2
8
刘繁华.
家校协同教育通道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1):16-19.
被引量:31
9
张敏霞,王陆.
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专著基本思想述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22(1):23-28.
被引量:28
10
方蓉.
论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移植[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2):17-18.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30
1
何琳.
家校合作 开辟班级文化建设新天地[J]
.时代教育,2007(12):94-95.
被引量:2
2
刘佑荪,任洁.
小学生家长观念、行为倾向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与思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论丛,2002(4):34-40.
被引量:5
3
汪晓东,焦建利.
“家校通”为何炒着热吃着凉[J]
.中国教育网络,2006(5):18-19.
被引量:3
4
南国农.
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5):9-10.
被引量:59
5
刘翠兰.
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06(20):13-16.
被引量:44
6
刘繁华.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1):30-33.
被引量:32
7
王波.
班级博客:学校德育的一种新方式[J]
.中国德育,2007,2(7):71-72.
被引量:18
8
李运林.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9):5-7.
被引量:91
9
张可军.班级博客,打造留守儿童家校联系的新纽带[J].教育管理研究,2012.(26).
被引量:1
10
Ozcinar, Z., Ekizoglu, N. Evaluation of a blog based parent in- volvement approach by parents [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66 : 1-1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吕佳.
职业学校“网络班级”在家校沟通中的应用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6):65-67.
被引量:2
2
叶小容.
家校结合构建和谐班级[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39-40.
被引量:1
3
王清,杨澜,张克松.
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5):16-19.
被引量:1
4
董艳,武欣欣,王飞.
班级博客对家校合作的支持途径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16(6):62-65.
被引量:4
5
郑建芳.
让班级博客成为智慧摇篮[J]
.华夏教师,2017,0(13):93-9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李优.
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J]
.山东青年,2019,0(7):31-32.
2
钱海涛,倪雷.
中职院校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方式和途径分析[J]
.交通职业教育,2016(2):43-45.
被引量:1
3
高铁刚,李文.
信息技术支持的家校协作体建设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8(5):23-29.
被引量:15
4
马晓霞.
初中教育中家校结合实效性的探究[J]
.考试周刊,2020,0(27):5-6.
5
杨青菊.
宁夏教育云平台是教育的好助手[J]
.宁夏教育,2020(5):36-38.
被引量:1
6
欧俐岑.
中职学校家校联系对促进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J]
.职业教育,2022(29):77-80.
被引量:1
7
杨屹,李云文.
信息技术赋能高校班主任班级管理探究——基于大学生综合测评的视角[J]
.大学教育,2022(12):261-263.
被引量:4
8
汪雅霜,金欣然.
促进抑或阻碍:家校合作活动与家长学业参与——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终身教育研究,2024,35(2):12-20.
被引量:1
1
李鸥.
中学实施全新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
.教育家,2003(3):34-38.
2
贺伯军,刘晖.
谈语文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
.教师,2010(15):76-76.
3
贺中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改革与开放,2016(3):72-73.
4
刘学兵.
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3):90-91.
5
陈桂芳.
网络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好帮手[J]
.考试周刊,2013(48):187-188.
6
田彩霞.
网络环境下对班级管理的思考[J]
.管理观察,2010(5):115-115.
7
郝卉.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新突破的尝试[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2):223-223.
8
高磊,刘莉,丁坤敏.
基于网络的医学英语课外自主学习[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91-92.
9
唐燕儿.
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科学化教务管理系统[J]
.高教探索,1999(1):38-40.
被引量:4
10
柳为易.
浅论运用网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J]
.智富时代,2015,0(4X):224-224.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