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与后现代文化的相容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与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相容性,体现在:后现代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念拓展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空间;后现代增强了文化资本也增大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写作动力;后现代改变了文学传播方式,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带来了创作新环境。看到这种相容性带来的机遇,可以更好地促进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实现合而不同、多元共通的文化交融。
作者 张永刚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Thinking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中的‘后现代’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08XZW027)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民族文化与文学理论研究创新团队”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30页. 被引量:2
  • 2[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被引量:4
  • 3[美]格雷戈里·克拉埃:《大众文化和世界文化:论"美国化"和文化保护主义政策》,新蔚译,载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文化认同性的变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2页,第53页. 被引量:1
  • 4[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1页. 被引量:7
  • 5汤晓青《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被引量:1
  • 6关纪新:《<边地梦寻>序》,载张直心《边地梦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被引量:1
  • 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1999.
  • 8彭荆风:《第一声木鼓》,《滇池》1981年第1期. 被引量:2
  • 9何真.木鼓通灵——漫议佤族第一本集体小说集《花牛梦》[J].边疆文学,1998(2):55-56. 被引量:1
  • 10朱曦,章立明:《文本.文化.美-新时期云南人类学批评》,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6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