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0,共10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参考文献3
-
1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被引量:1
-
2李成贵,吴立山著.《中日粮食政策比较研究》,提交日本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1998. 被引量:1
-
3吴立山著.《日本农业应对WTO的对策与经验》[J].中国农村经济,199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72
-
1李昌平.为“三农”问题找出路[J].南风窗,2001(12):30-32. 被引量:9
-
2陈耀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2):8-14. 被引量:8
-
3李成贵.理论进步与中国农业政策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1999(5):42-51. 被引量:7
-
4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1995(4):78-91. 被引量:48
-
5郭兆信.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J].理论前沿,2000(24):8-10. 被引量:3
-
6郑杭生,吴力子.“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定县再调查告诉我们什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5):46-58. 被引量:34
-
7李焕林.必须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6):14-16. 被引量:2
-
8刘晓凯,刘彤.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J].政治学研究,2004(4):48-54. 被引量:7
-
9付志方.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1(1):29-30. 被引量:24
-
10李春亭.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求是,2000(18):44-4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7
-
1李克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7-10. 被引量:4
-
2唐淑云.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尚存在的六对矛盾[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3):15-16. 被引量:1
-
3董艳娟.农村问题的现状、成因及解决路径分析[J].黑河学刊,2005(6):28-31.
-
4张志伟,胡石清.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6):34-37. 被引量:12
-
5崔满明.以国家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理论导刊,2006(4):57-59. 被引量:3
-
6孙发锋.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价值[J].长江论坛,2011(1):66-70.
-
7饶光明.农业产业化呼唤制度创新[J].改革与战略,2001,17(3):57-70. 被引量:2
-
8邵技新.对区域农业实行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以贵州省区域为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2(4):47-50.
-
9秦星.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1(5):76-80. 被引量:17
-
10李纯英.国家投资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J].经济问题,2001(12):41-43.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63
-
1童石荣.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系统性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36):374-375. 被引量:2
-
2朱玉清.农村失业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1):14-16. 被引量:1
-
3郭晓燕,王俊平.通过农业信息化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2,23(S1):41-45. 被引量:4
-
4高小凤.沙县农业结构调整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J].三明学院学报,2001,19(4):88-91.
-
5魏文静.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J].改革与战略,2012,28(4):70-72. 被引量:2
-
6徐燕兰.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农村市场的关键[J].求实,2001(S1):312-313.
-
7彭腾,李兵.论区域性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关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9(4):9-14. 被引量:4
-
8实现权利与责任的平衡——“主人翁”坐股东的“金交椅”[J].瞭望,2002(35):25-26.
-
9朱礼龙.农村税费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1-25. 被引量:1
-
10韩成伟,李时群,赵娜.制约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和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5,25(3):18-20. 被引量:2
-
1安宜宣.我国农产品价格保护的几个理论问题[J].新疆财经,1996(1):45-46.
-
2徐仁标.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3):35-37.
-
3陈资灿.略论农产品价格保护的两难选择及其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1997(5):26-30.
-
4张军.复关与我国农产品价格保护[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4(6):11-16.
-
5朱天文.世界最发达国家——美国是如何保护农业的[J].福建农业,1997,0(5):24-24.
-
6邓秀丽,李西双,綦好东.市场经济下必须实施农产品价格保护[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7(5):20-22.
-
7赵红.我国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探讨[J].新疆财经,1997(6):34-38. 被引量:1
-
8李芸,李蝶,李文.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65-69.
-
9陈晓斌.农村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位[J].农村经济,1997(3):28-29.
-
10刘志杨.农业保护的目标与农业保护体系的建立[J].贵州社会科学,1999(3):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