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教学美及其特点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学美体现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教学创造性活动 ,是教学艺术升华和追求的方向。教学美具有和谐与奇异统一、形象性与悦愉性有机结合、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互渗透。
作者
王绍文
机构地区
贵州财经学院教务处
出处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4-47,共4页
Journal of Guizhou Educational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教学美
教学活动
审美特征
形象性
愉悦性
分类号
G40-0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B83-0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1
《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第54页。
被引量:1
2
黑格尔..美学[M],0:页.
3
北师大教育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7页。
被引量:1
4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9页.
被引量:6
5
张武升著..教学艺术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60.
6
李如密.教学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
1
李洪先.
社会历史文本解读的理论与实践[J]
.时代文学,2009(10):138-139.
2
李清.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未来[J]
.当代文坛,2006(3):40-41.
被引量:1
3
叶茂康.
美有“阶级美”和“共同美”之分吗?[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8(2):51-54.
4
李寿福.
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学习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0(3):45-52.
5
廖全京.
当代戏剧的当代意识[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6(3):8-17.
同被引文献
60
1
马凤龙.
教学艺术的特征及功能[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2):81-85.
被引量:4
2
凌永年.
勤写教后记 锤炼基本功——学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语文教学艺术一得[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2(8):49-49.
被引量:2
3
谢利民,郭长江.
课堂教学艺术及其风格的形成与发展[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9):12-14.
被引量:6
4
王树春.
改进课堂教学 讲究教学艺术[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2(1):56-59.
被引量:1
5
彭允中.
课堂艺术浅谈[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1(3):48-50.
被引量:1
6
杨四耕.
关于教学艺术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1997(5):43-47.
被引量:3
7
王升.
教学艺术功能的双向性表现[J]
.教育科学,1997(1):26-28.
被引量:4
8
李如密.
教学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J]
.教育学术月刊,1995(6):24-29.
被引量:2
9
李如密.
国外教学艺术思想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其特点初探(上)[J]
.教育学术月刊,1995(1):69-71.
被引量:7
10
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刍议[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32-33.
被引量:3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3
1
李如密.
教学美的意蕴探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2):13-17.
被引量:25
2
肖丽娟.
浅谈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美[J]
.科技信息,2009(23):243-243.
3
李如密,张涛.
我国教学艺术研究70年:进展、问题与前瞻[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0(2):46-6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封平华,郑群珍.
新课程标准下的几何审美化教学[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3):52-54.
被引量:2
2
查有梁.
课堂教学审美设计新探[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28-33.
被引量:7
3
孙泽文.
论大学教学艺术的内涵特征[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8-10.
被引量:2
4
戴秋飞.
求美者方为良师——谈如何追求新课程语文的教学美[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7(11):12-14.
5
曹石珠.
和谐课堂教学的内在品质探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2):31-35.
被引量:9
6
曹石珠.
论基于和谐理念的课堂教学的建构[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1):73-76.
被引量:5
7
龚孟伟,陈晓端.
当代教学论视域中的学习哲学之思[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113-118.
被引量:3
8
杨小秋.
教育实践美的审视[J]
.江苏教育研究,2010(2):7-10.
9
王彦明.
期待美的教学:一种社会学的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1(2):47-50.
被引量:3
10
杨亚利.
浅谈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审美价值追求[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7):81-82.
被引量:1
<
1
2
3
4
>
1
王绍文.
论教学美产生的机制[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9(5):19-22.
被引量:1
2
高静.
浅谈对康德眼中美的理解[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4):120-120.
3
张恩祖.
谈谈教学美[J]
.天津教育,1994(3):24-25.
4
赵明霞.
语文教学审美化依赖于教师的创造[J]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9(2):55-56.
5
王平,汪平.
教学美:诗化的教学艺术[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11):93-96.
被引量:1
6
李如密.
“享受教学”时代呼唤教学美的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09(5):1-1.
7
李如密.
教学风格:教学美的重要范畴[J]
.中国教师,2009(2):4-6.
被引量:2
8
丁升华.
人文精神的失落──当前审美文化发展的隐忧[J]
.兰州学刊,2004(1):180-181.
被引量:2
9
李如密.
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J]
.教育学术月刊,2008(1):3-7.
被引量:17
10
李媛.
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的人生观[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4):54-59.
<
1
2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成学义
梁磊
孙中国
王继雨
陈慧
张晓立
郑建国
相关主题
动圈式仪表
动圈式
测温
仪表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