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与文学:显性与隐性的角力——以《文艺报》对《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与文艺批评运动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是复杂而广泛的,它和其他的文化运动、政治运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20世纪50年代总体的历史语境,这也是我们认识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可逾过的重要时期。
作者
吴婵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12期41-42,共2页
Aesthetics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我们夫妇之间》
50年代
20世纪
政治运动
《文艺报》
批判
显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邢小群.
《我们夫妇之间》:第一个牺牲品[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0,0(11):96-98.
被引量:1
2
张鸿声.
《我们夫妇之间》及其批判在当代城市文学中的意义[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4):110-112.
被引量:9
3
井延凤.
日常性和趣味性的承续与超验意义的消解——解析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72-74.
被引量:1
4
鲍兆飞.
赞扬与批判:现代性的选择和失落——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40-43.
被引量:1
5
刘雄仕.
肖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对时代色彩的折射[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5(3):111-114.
被引量:1
6
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淑芹.
新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围城”书写——旁观《我们夫妇之间》[J]
.文教资料,2006(13):135-136.
被引量:3
2
张庆雄.
从“小资”题材透视社会思潮——论《我们夫妇之间》的思想意义[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3):76-77.
被引量:1
3
高山.
政治语境·文化裂隙·个性探询——重读电影《我们夫妇之间》[J]
.当代电影,2005(2):57-62.
被引量:5
4
马卫华.
被压抑的城市灵魂——20世纪50~70年代城市文学论[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117-122.
被引量:2
5
张鸿声.
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 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116-127.
被引量:13
6
王纯菲.
现实主义的拆解与转用——新世纪文学的一个动向[J]
.文艺争鸣,2007(8):32-38.
被引量:2
7
萧也牧.我一定要切实地改正错误[G].//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8
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G].//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9.
被引量:1
9
[1]白村.谈"生活平淡"与"轰轰烈烈"的故事的创作态度[N].光明日报,1951-04-07.
被引量:1
10
[17]洪子诚.当代文学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2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宋娴.
书写方式与意义接受的悖反——重评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J]
.文教资料,2009(27):17-19.
2
寇国庆,何言宏.
当代文学中日常生活话语的意义与局限[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5):56-59.
3
廖青鹏.
浅析《我们夫妇之间》对城市的书写[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120-124.
4
徐刚.
“十七年文学”中的“乡下人进城”[J]
.文艺争鸣,2012(8):36-45.
被引量:2
5
王亚平,徐刚.
“进城”的冲突与“改造”的焦虑——《我们夫妇之间》及其批判的再阐释[J]
.中国文学研究,2013(2):96-100.
被引量:3
6
郭传梅.
规范与禁欲:新时期之前当代城市文学的处境[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35(1):65-68.
7
张文诺.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中的“钢铁”意象[J]
.甘肃社会科学,2014(6):59-63.
被引量:2
8
盛翠菊.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干部”进城叙事:由《我们夫妇之间》说起[J]
.文艺争鸣,2017(9):169-176.
1
刘巍.
存在意识的显性与隐性——现代女性伦理书写的人生营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36-39.
被引量:1
2
吴敏闻.
显性与隐性特征包裹下的寓意——芥川龙之介《奉教人之死》[J]
.作家,2014,0(09X):113-114.
3
李建平.
显性与隐性 政治与民间——浅析赵树理的小说视野[J]
.作家,2009(10):6-7.
4
张华.
显性与隐性的女性身体欲望化呈示[J]
.电影文学,2014(19):82-83.
被引量:2
5
何民.
厚道[J]
.跨世纪(时文博览),2006,0(10):5-5.
6
白玉红.
冷艳的恶之花——论穆时英小说中的“孤独”意象[J]
.兰州学刊,2012(1):210-212.
7
张越.
史诗《江格尔》中的佛教渗透[J]
.西部蒙古论坛,2012(1):66-75.
8
克劳迪娅.纳尔逊,任丽丽.
孝亲:中国儿童文学美国版的显性与隐性叙事——三个案例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6-50.
9
叶冬.
伊莎贝拉的困境——《一报还一报》中的性别对立[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100-103.
被引量:1
10
卢文婷.
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从晚清到“五四”)[J]
.长江学术,2012(2):153-153.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