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镁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薄膜材料是现代材料领域发展迅速的一种材料,其制备方法现在已有很多种。本论文介绍了几种制备薄膜的方法,重点介绍了磁控溅射和离子束溅射沉积,并且利用这两种方法制备镁薄膜。此外还论述了镁薄膜制作镁电池的方法及所用正负极材料,及对电池的电化学测试方法。
作者
刘影
机构地区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出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16期89-90,共2页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关键词
镁薄膜
电化学
磁控溅射
电池
离子束溅射沉积
分类号
TB38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田民波编著..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62.
2
司玉军..镁电池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
3
王学华,薛亦渝.
薄膜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真空电子技术,2003,16(5):65-70.
被引量:24
4
范多旺.
绿色镀膜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表面工程资讯,2008,8(5):3-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任兆杏,陈俊芳,丁振峰,史义才,宋银根,王道修.
ECR-PECVD制备Si_3N_4薄膜的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J]
.电子学报,1996,24(2):56-59.
被引量:5
2
吴大维,范湘军,郭怀喜,张志宏,李世宁.
PECVD法氮化硅薄膜的研究[J]
.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5(1):46-49.
被引量:9
3
程珊华,宁兆元,葛水兵,蒋紫松.
基片温度对直流辉光等离子体辅助反应蒸发法沉积的ITO膜性能的影响[J]
.材料科学与工艺,1997,5(1):117-120.
被引量:2
4
田民波 刘德令.薄膜科学与技术手册[Z].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被引量:2
5
岳兰平.
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 Ge-SiO_2 纳米颗粒镶嵌薄膜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1997,16(4):499-500.
被引量:3
6
王和义,傅依备.
激光减反射膜制备技术展望[J]
.材料导报,1999,13(5):36-38.
被引量:3
7
徐跃刚,李承芳,钟家柽,昝菱.
溶胶-凝胶法制备氟化物薄膜光波导[J]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5(5):607-609.
被引量:4
8
张宏,吴艺雄,王智河,周锷猷,任琮欣,江炳尧,牟海川,柳襄怀.
用MOCVD法在YSZ衬底上制备YBCO膜[J]
.低温物理学报,1999,21(4):269-273.
被引量:1
9
郭屏,郑舒颖,费微,严昭南,江建国.
荷能离子束沉积的氧化物薄膜光学性质[J]
.光学仪器,1999,21(4):56-61.
被引量:1
10
王国田,马月英,曹健林.
28.4nm和30.4nm波段的C/Si多层膜[J]
.光学仪器,1999,21(4):200-20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7
1
詹祖盛,公衍生,王传彬,沈强,张联盟.
铌酸钾锂薄膜的制备方法与研究进展[J]
.现代技术陶瓷,2007,28(4):14-18.
2
李伟东,吴学忠,李圣怡.
PECVD氮化硅薄膜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z1):396-398.
被引量:3
3
周继承,田莉.
镍铬合金薄膜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5,19(7):5-7.
被引量:12
4
王信川.
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
.经济,2005(8):50-53.
5
李斌,张长瑞,胡海峰.
CVDSiC先驱体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5,19(F05):363-365.
6
赵胜利,文九巴,张玉兰,李洛利.
氧化镍薄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J]
.化学通报,2006,69(1):62-65.
被引量:8
7
林炜,马瑞新.
高温超导YBCO薄膜及其制备[J]
.微纳电子技术,2006,43(8):377-381.
8
高爱华,刘卫国,张伟,周顺,李岗.
MOCVD的气动控制回路设计[J]
.液压与气动,2006,30(9):38-40.
9
王雄,吴学忠.
PVD溅射技术在MEMS器件制作中的应用[J]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05A):1434-1436.
被引量:1
10
李兆泽,徐超,吴学忠,万红,李圣怡.
Cr薄膜的沉积与湿法刻蚀工艺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05A):1437-1440.
被引量:9
1
林晓娉,何丽静,李晓惠,王晓东.
离子束溅射沉积Co纳米薄膜表面特征AFM、XPS分析[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7,27(6):504-507.
被引量:2
2
张百明,顾汉卿.
氮化钛薄膜改性人工晶体的研究[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09,20(3):1-5.
3
杨笠.
新型Cu-C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分析[J]
.河南科技,2015,34(9):129-131.
4
李建,梁一平,任洪湘,刘昌信.
用TEM分析溅射法制备Ag超微粒的空间分布[J]
.分析测试学报,1993,12(6):52-55.
5
张若然,吴晓梅,曾小勤,邹建新,丁文江.
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纳米Fe_3S_4的电化学性能[J]
.无机化学学报,2015,31(7):1351-1356.
被引量:3
6
崔益秀,杨固长,孟凡明.
尖晶石LiMn2O4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阻抗特性[J]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1):348-350.
7
赵春宝,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雷育宾,石伟,司马义.努尔拉.
碳纳米管-聚(3′,4′-亚乙基二氧-2,2′:5′,2″-三噻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
.高分子学报,2009,19(12):1186-1191.
被引量:2
8
张远明,黄启明,李伟善,彭海燕,胡社军.
全钒液流电池用石墨-乙炔黑复合电极的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2007,22(6):1051-1055.
被引量:2
9
唐致远,余明远,薛建军,高飞.
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_(0.01)Co_(0.01)Mn_(1.98)O_(3.95)F_(0.05)及其电化学性能[J]
.化工进展,2007,26(3):396-399.
被引量:1
10
周建略,冯文,黄光琳,陈泽芳,左长明.
辐照聚甲苯硫醚的研究[J]
.高分子学报,1995,5(1):35-40.
被引量:7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