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深 思 清 艳——试评张抡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张抡是南宋淳熙年间最著名的御用词人之一,历代选本多有择入,惜今人关注极少。笔者细析张抡词,觉其词作中引入人世浮沉之感,融进深切之情,此为"深";反观人事得失,在哲思中得到超脱,此为"思";笔法清淡,面貌清丽,此为"清";词风婉艳,明健开阔,此为"艳"。其词作融合"深、思、清、艳"四字,清逸超脱,别开新境。
作者
方新
机构地区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研室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11期15-17,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张抡
南宋词
风格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钟振振.
《全宋词》张抡小传辑补[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1(1):20-26.
被引量:2
2
李静.
从朝廷近臣词看南宋乾淳词坛的雅化之路——以曾觌、张抡词的创作为例[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
被引量:2
3
(清)徐编著,王百里校笺..词苑丛谈校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676.
4
明·陶宗仪..说郛 9[M],1986:43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被引量:9
2
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被引量:11
3
张抡,字材甫,自号莲社居士,与曾觌、龙大渊等一起是孝宗的潜邸旧人.《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履贯未详","亦狎客之流,然宋史侫幸传仅有曾觌、龙大渊、王忭,不列抡等,则但以词章邀宠,未乱政也".(清永瑢等《绍兴内府古器评》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六)
被引量:1
4
本文所引宋词均据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被引量:1
5
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6
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1991.
被引量:4
7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8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被引量:2
9
黄升.花庵词选[Z].北京:中华书局,1958.
被引量:1
10
曾觌(1109-1180),字纯甫,《宋史》入《佞幸传》,史载,"绍兴三十年,以寄班祗候,与龙大渊同为建王内知客",称其"始与龙大渊相朋,及大渊死,则与王抃、甘昪相蟠结,文武要职多出三人之门","用事二十年,权震中外,至于谮逐大臣,贬死岭外"(《宋史》卷四七○,列传第二二九).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
1
李婷玉,贺华洲,王馨,姚琛.
张抡宋词的设色方法与设色形象[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2):230-237.
2
戚世隽,陈芳.
打“息气”考[J]
.文化遗产,2023(6):50-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吴瑜.
古诗词里的色彩美学[J]
.作家天地,2020(15):186-187.
被引量:2
2
李静.
从朝廷近臣词看南宋乾淳词坛的雅化之路——以曾觌、张抡词的创作为例[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
被引量:2
3
刘学文,徐胜利.
浅论宋词的设色类型[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5):189-190.
被引量:1
4
毛国民.
禅宗与净土宗的“合”而不同[J]
.前沿,2013(3):58-62.
被引量:1
5
谷青.
宋词中设色的运用及其美学认知[J]
.重庆社会科学,2014(12):60-64.
被引量:2
6
蔡洞峰.
从美学视角解读净土宗与《坛经》——以人间佛教思想为例[J]
.中国佛学,2019(1):143-153.
被引量:1
7
夏梦洁.
宋代小品画《出水芙蓉图》研究[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0(2):6-7.
被引量:1
8
王天孜.
传统色彩之美[J]
.中国图书评论,2020,43(12):121-12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李婷玉,贺华洲,王馨,姚琛.
张抡宋词的设色方法与设色形象[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2):230-237.
1
夏汉宁.
从历代古文选本看欧阳修散文的经典化过程[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3):102-113.
被引量:5
2
刘磊.
从历代选本看韩孟诗派之传播与接受[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2):95-99.
被引量:2
3
村上哲見,陳雪軍.
历代选本中的辛弃疾词[J]
.词学,2008(1):1-15.
4
邓建,王兆鹏.
中国历代选本的格局分布及其文化意蕴[J]
.江汉论坛,2007(11):112-115.
5
宗顶侠.
张孝祥词的传播与接受[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6):70-73.
被引量:1
6
李博昊.
《金荃集》、《花间集》所录温庭筠词作研考[J]
.兰台世界(下旬),2012(4):5-6.
被引量:1
7
张大放.
评《苏轼词选析》[J]
.文史杂志,1992(6):11-11.
8
刘尊明,张春媚.
传播与温庭筠的词史地位[J]
.文学评论,2002(6):169-175.
被引量:5
9
刘尊明,田智会.
试论周邦彦词的传播及其词史地位[J]
.文学遗产,2003(3):44-54.
被引量:7
10
叶当前.
叶渭清、马叙伦对《嵇康集》的校勘[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6):7-14.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