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爱情的发生机制和道德特征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基于经验论,爱情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情感,是情感共鸣。爱情的主体是自我,对象是他我。他我的出现,势必会涉及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意识就会产生道德。爱情内在的含有这样一些道德特征。它是自由和自然、情感和理性、实践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统一,应由主奴意识上升到平等,并与利益有着一定的关系。弄清楚爱情的发生机制和道德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确保它的稳定性和建立在它基础之上的家庭的幸福。
作者 姚云
出处 《理论界》 2012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Theory Horiz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宋希仁著..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02.
  • 2[英]休谟著.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66、432. 被引量:1
  • 3[德]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09,210,214,214,95,221,213. 被引量:8
  • 4李桂梅.爱情与道德[J].孝感学院学报,2005,25(4):47-51. 被引量:4
  • 5郭学贤.爱情与道德[J].道德与文明,1994(3):19-21. 被引量:2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被引量:5
  • 7[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75. 被引量:3
  • 8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4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被引量:576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452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16,17. 被引量:25
  • 4薛进宫.名言大观[Z].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