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鲜味酱油的研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一种海豹鲜味酱油的制作方法 ,是以竖琴海豹为原料 ,经中性蛋白酶水解成酶解液 ,再添加低盐固态发酵生油而制得。该产品保留了海豹特有的风味和鲜味 。
作者
晏会英
机构地区
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9-60,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关键词
海豹
酶解
低盐固态发酵
鲜味酱油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中国预防医科院.食物成分表[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83.
被引量:3
2
王建军,吕文良,肖丰健.
利用扇贝裙边提取风味料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1995,20(2):8-10.
被引量:7
3
王维香,吉云秀,聂晶,刘智敏,唐文.
海鲜调味料的研制[J]
.中国调味品,1998(5):20-21.
被引量:12
4
孙俊华,王超健,王俊.
虾味酱油的研制[J]
.中国调味品,1997(9):11-13.
被引量:5
5
迟玉森,郑延东,唐琳,滕如君,张红梅.
鱼鲜酱油制做工艺研究[J]
.中国调味品,1996,21(5):15-17.
被引量:15
6
中国预防医科院,食物成分表,1991年,183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吴祖成.
陈酿酒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及其含量对风味的影响[J]
.食品科学,1993,14(9):20-21.
被引量:6
2
汪乏顼,李珏声.
扇贝裙边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J]
.营养学报,1994,16(4):436-439.
被引量:8
3
迟玉森,王桂宏,庄桂东.
无色海鲜酱油的研制[J]
.中国调味品,1994(10):6-10.
被引量:6
4
汪秋宽.
贻贝、扇贝废弃物的深加工综合利用[J]
.生物工程进展,1996,16(6):54-57.
被引量:9
5
苏秀榕,李太武,丁明进.
扇贝营养成分的研究[J]
.海洋科学,1997(2):10-11.
被引量:56
6
王建军,李钐.
海产品鲜味物质及其应用[J]
.中国调味品,1991(10):2-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5
1
武玉龙.
番茄风味复合调味料研究[J]
.上海轻工业,2020(6):53-55.
2
刘通讯,李媛,王永江,林勉.
酶法水解鲢鱼蛋白及其水解液合成酱类香味料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9):86-88.
被引量:18
3
朱莉霞,宁喜斌.
鱼露的生产技术及风味物质[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3):136-138.
被引量:4
4
戴志远,宋广磊,王宏海,张燕平,张虹.
熟贻贝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动力学模型[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9):44-47.
被引量:16
5
郑丽,汪秋宽.
扇贝加工废弃物海鲜调味料的加工利用[J]
.水产科学,2005,24(1):34-37.
被引量:23
6
王宏海,戴志远.
冷冻调理贻贝的加工工艺[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6):144-146.
被引量:2
7
李勇,宋慧.
鱼露制品的研究开发[J]
.中国调味品,2005,30(10):22-25.
被引量:16
8
吴文龙,杨志娟.
双酶法水解牡蛎肉工艺条件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5,30(11):32-34.
被引量:10
9
李苹苹,丁霄霖.
功能性天然贻贝调味汁的研制及营养成分分析[J]
.中国调味品,2006,31(2):17-19.
被引量:16
10
朱志伟,曾庆孝,阮征,张立彦.
鱼露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5):96-100.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
7
1
袁圆,鲁绯,黄持都,纪凤娣,刘鹏,程永强.
酱油功能性研究最新进展[J]
.中国酿造,2010,29(1):1-4.
被引量:24
2
李风娟,王乾,盖克欣,陈新新,王志芳,李里特.
酱油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2,37(6):285-288.
被引量:3
3
雷锦成,李志军,周俊,戴浩林.
活性干酵母在酱油中的应用[J]
.中国酿造,2012,31(6):162-165.
被引量:6
4
牟世芬,丁永胜.
氨基酸直接分析法原理及应用[J]
.现代科学仪器,2001,18(2):24-27.
被引量:5
5
袁斌,吕桂善,刘小玲.
蛋白质水解度的简易测定方法[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2,21(2):113-115.
被引量:78
6
沈子林.
猴头菇麦饭石母子酱油的营养和功能性探讨[J]
.江苏调味副食品,2004,21(2):9-11.
被引量:10
7
孙显慧,蒋文强.
大豆多肽功能特性及其开发应用[J]
.粮食与油脂,2004,17(5):7-10.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
1
耿予欢,苏向荣,李国基.
酶法制备大豆多肽及在酱油发酵中的应用[J]
.中国酿造,2016,35(12):18-2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刘通讯,何婷,赵谋明,赵强忠,苏国万.
酵母抽提物和大豆呈味肽在酱油中的应用[J]
.中国调味品,2018,43(2):23-27.
被引量:31
2
沈侨,张美,张丛兰,杨芳,魏艳丽,刘帅.
酵母活性肽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55(2):63-69.
被引量:3
3
曹长会.
2019年临沂市酱油卫生质量状况调查分析[J]
.检验检疫学刊,2020,30(1):31-33.
4
凌红妹,朱雁青,陈基潮.
豆芽对酱油酿造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工业,2020(9):100-101.
1
薛业敏.
利用麦芽根制作鲜味酱油的方法[J]
.中国酿造,2000,19(3):31-31.
2
吴超异.
鲜味酱油[J]
.财富时代(上品),1989(6):19-19.
3
李兴革,刘颖.
双酶法啤酒酵母营养酱油的研制[J]
.酿酒,1998,25(5):34-35.
被引量:7
4
豆渣制鲜味酱油技术[J]
.科技园地,1997(1):21-21.
5
光合.
猪血鲜味酱油的制作[J]
.现代农业,2002(8):20-20.
6
李锦记 美味源自精华[J]
.中外食品工业(贝太厨房),2008(4):112-112.
7
薛业敏,洪厚胜.
利用麦芽根制作鲜味酱油[J]
.食品与机械,2000,16(3):18-18.
8
李兴革.
酵母营养酱油的研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8,10(3):74-78.
9
薛业敏,洪厚胜.
麦芽根制作鲜味酱油[J]
.企业技术开发,2001,19(1):36-36.
10
王建中.
竖琴海豹可食部分的营养成分与加工利用[J]
.中国海洋药物,1996,15(3):47-51.
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