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Chinese Theatre
同被引文献27
-
1居其宏.两只眼“描红”,三条腿“原创”——评中国音乐剧界的发展理念之争[J].艺术评论,2003(1):4-9. 被引量:3
-
2剧坛信息[J].戏剧艺术,1987(2):155-160. 被引量:1
-
3丁乙.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成立[J].人民音乐,1992(7):6-6. 被引量:2
-
4居其宏.近年来我国音乐剧创作纵横谈[J].人民音乐,1991(2):16-18. 被引量:4
-
5刘晓波.我看审美[J].文艺争鸣,1988(5):4-11. 被引量:4
-
6荣广润.西方音乐剧与中国地方戏曲[J].戏剧艺术,1996(1):48-59. 被引量:9
-
7陈刚.音乐剧创作的民族化问题初探[J].中国戏剧,1997,0(8):54-55. 被引量:1
-
8齐从容.何谓“音乐剧”[J].音乐世界,1992(11):29-29. 被引量:1
-
9郑晖.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J].中国音乐学,2006(3):120-124. 被引量:17
-
10杨佳.音乐剧的起源与开端——走进音乐剧(一)[J].中国音乐教育,2008(4):36-3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8
-
1王硕.我国音乐剧的起源与现状[J].新世纪剧坛,2014(6):41-44. 被引量:2
-
2张涛.对“音乐剧”概念及特征的学理探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10):92-94.
-
3武沂冬.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趋势[J].北方音乐,2015,35(6).
-
4韩雪冰.从表演问题角度分析桑桐的钢琴作品[J].北方音乐,2017,37(21):66-67.
-
5王丽芬.当代中国音乐剧的审美特质研究[J].音乐创作,2018(2):113-114. 被引量:4
-
6李怡然.京剧《西厢记》与戏曲音乐剧《西厢》的对比研究[J].剧影月报,2022(4):14-16.
-
7马昀楚.以《音乐之声》《雨中曲》为例浅析音乐剧作品的时代魅力[J].戏剧之家,2024(5):9-11.
-
8李霄.音乐剧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创造性改革研究[J].艺术品鉴,2018(4Z):107-108.
-
1于平.中国音乐剧的多元化发展[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2):159-159.
-
2陈岚.中西音乐剧的听觉意趣分析[J].音乐大观,2014,0(3):178-178.
-
3沈承宙.中国音乐剧走过的30年[J].歌剧,2013(11):58-61.
-
4孙新宇.《歌舞青春3》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J].大舞台,2014(9):83-84.
-
5雷洁琼.让中国音乐剧之花灿烂开放[J].人民音乐,1992(7):4-4.
-
6武沂冬.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趋势[J].北方音乐,2015,35(6).
-
7祖雪莲.浅析中国音乐剧的发展[J].青年时代,2015,0(19):50-50. 被引量:1
-
8孙熙然.对比西方音乐剧要素浅议中国音乐剧民族化发展[J].音乐时空,2015,0(10):65-65. 被引量:5
-
9周映辰.心曲是如何完成的——摇滚音乐剧《元培校长》导演谈[J].文艺争鸣,2015(4):118-120.
-
10刘红梅.原创音乐剧的发展要走民族化道路——音乐剧《家》的民族化探索[J].中国艺术时空,2017(2):82-87.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