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预防女性犯罪心理原因之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女性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女性参与各类事务以广阔的机遇,同时也为女性犯罪提供的机会,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提出了可行的防治对策。
作者
郑碧爽
机构地区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50-152,155,共4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女性犯罪
心理原因
预防对策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Ronald Blackburn主编.《犯罪行为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
被引量:1
2
肖兴政,郝志伦主编.《犯罪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被引量:1
3
王骏.
新时期女性犯罪原因论[J]
.鄂州大学学报,2004,11(1):23-25.
被引量:8
4
吴海燕.
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08(2):81-83.
被引量:3
5
王金玲著..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犯罪[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2003:289.
6
王海燕.
女性犯罪心理研究现状及趋向[J]
.政法学刊,2005,22(1):41-43.
被引量:10
7
魏颖.
试论女性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控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8):103-10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曾天德,王君在,魏跃火.
卖淫妇女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3):8-10.
被引量:4
2
[3]张保平.犯罪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251-252
被引量:1
3
刘琪.
试论女性犯罪心理的发展演变[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1998,14(4):47-49.
被引量:1
4
严军.
转型时期女性犯罪率增长之我见[J]
.甘肃高师学报,2001,6(3):67-69.
被引量:3
5
赖修桂.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3):51-55.
被引量:12
6
王金玲.
妇女与本土: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妇女犯罪研究[J]
.浙江学刊,2002(6):167-173.
被引量:13
7
张锋,朱海燕,沈模卫,宋志一,邓云菁.
女性毒品犯人格类型的聚类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30-3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4
1
陈静,冯颖,李又兵.
罪犯狱内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对策[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115-116.
被引量:2
2
卢鸿冠.
论社会因素对女性犯罪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4):213-214.
被引量:3
3
覃翠玲.
女大学生犯罪原因剖析及预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7):103-103.
4
郝佩韦.
论女性罪犯关押期间心理表现的双重性[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44-50.
被引量:3
5
郑碧爽.
女性犯罪的个体原因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6):76-79.
被引量:7
6
陈劲松,潘娟,伍淑.
近20年中国女性犯罪研究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12(6):107-113.
被引量:4
7
吴晖.
浅析城市外来女性犯罪及社会预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2):266-267.
被引量:1
8
江陆平,郑敏,李明琼.
国内犯罪人格实证研究的现状及趋向[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2):153-155.
被引量:3
9
刘凡镇.
关于近几年女性犯罪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3):115-117.
10
吴丹.
我国女性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对策[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3):58-61.
被引量:4
1
王玲,袁章玲,刘宝松.
少管所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青年探索,1995(3):41-42.
被引量:3
2
马桂新.
女性的道德潜能[J]
.道德与文明,1994(6):26-27.
3
景玉敏.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3):108-109.
被引量:2
4
李佳,李斌.
警惕领进门的“不幸”[J]
.北京支部生活,2008(4):64-65.
5
徐蕾.
浅谈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以及高校干预机制[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25-27.
6
孙铁红.
心理健康: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1(1):41-42.
被引量:1
7
王国曾.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9):125-126.
被引量:4
8
袁向跃,李娟,马海翠.
浅析教练员心理疲劳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241-241.
9
王凯.
浅析青少年暴力犯罪及防治对策[J]
.科教探索,2008(8):99-99.
10
曹蓉,胡东平,庹智勇,田明艳,罗家刚.
中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对策思考[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5):296-298.
被引量:3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