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2-53,共2页
Journal of Central Leadership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共引文献8
-
1蒋新苗.中德跨国收养法律冲突的解决路径[J].国际法研究,2021(3):84-105.
-
2褚童.有关涉外收养的几个法律问题[J].西部法学评论,2006(1):86-89.
-
3高兰英.浅谈跨国收养工作中的几个法律问题[J].中国民政,2006(8):39-40. 被引量:4
-
4李晓丹.论我国跨国收养的法律适用[J].运城学院学报,2010,28(2):68-70.
-
5龚志军.论法院地法在涉外非婚同居财产案件中的适用[J].时代法学,2013,11(6):93-99.
-
6龚志军.我国涉外非婚同居财产关系准据法选择论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3(4):89-95.
-
7龚志军.涉外同居关系女方权益保护的国际私法应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3):100-106. 被引量:1
-
8蒋新苗.美洲国家解决区域性跨国收养法律冲突的对策[J].求索,2020(2):11-2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2
-
1蒋新苗.中国涉外收养立法的检讨与前瞻[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4):58-69. 被引量:6
-
2蒋新苗.国际收养准据法的选择方式[J].法学研究,1999,21(1):39-48. 被引量:9
-
3白银燕.完善我国收养法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家,1998,13(S2):70-72. 被引量:2
-
4张翔飞,周之.收养国与原住国合作机制的新发展──1993年海牙《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7(1):92-97. 被引量:1
-
5李霞.收养制度——中国台湾地区修法报告[J].当代法学,2003,17(8):55-57. 被引量:1
-
6蔡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草案)》的说明[R]//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婚姻与收养法规选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
7《十二铜表法》第四表第一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56. 被引量:1
-
8李双元等.海牙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50. 被引量:1
-
9王歌雅.关于我国收养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北方论丛,2000(6):55-58. 被引量:18
-
10沈春蕾.浅析我国涉外收养立法的发展与改革方向[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4(1):29-31. 被引量:1
-
1劉國敏.涉外收养如何办理?[J].金桥,2014,0(10):131-131.
-
2冯硕.关于涉外收养实质要件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05-105.
-
3刘煜,唐征玲.涉外收养的管辖与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7(3):285-286.
-
4沈伟.论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J].政治与法律,1997(2):31-35. 被引量:2
-
5沈伟.论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J].河北法学,1997,15(2):20-23. 被引量:3
-
6何群.关于准据法概念的几点异见[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20(5):111-112. 被引量:1
-
7杨冬艳.论国际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J].许昌师专学报,1999,18(2):35-36. 被引量:3
-
8张霄鹏,赵树利.论最密切联系原则[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32-36. 被引量:1
-
9杨玉环.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法学,2000,14(3):15-17. 被引量:2
-
10马洪.涉外经济合同的准据法问题[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0,12(4):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