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脑囊虫病658例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脑囊虫病的发病率颇高,约占囊虫病的70%。80%,六钩蚴通过血液进入脑实质,大多寄生于大脑半球球皮质和髓质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识别。头颅CT及核磁共振表现对于诊断及治疗脑囊虫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 张亚东
出处 《云南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438-440,共3页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Yunna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9

  • 1马云祥,薛晓玲,于庆林.关于脑囊虫病诊断、临床分型与疗效判定标准的建议[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9,7(2):134-135. 被引量:181
  • 2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辑部.脑囊虫病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6):376-376. 被引量:40
  • 3马云祥 朱金华 等.吡喹酮片剂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84,64:79-79. 被引量:5
  • 4马云祥 朱金华 等.吡喹酮治疗人体猪囊虫病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1981,1:355-355. 被引量:3
  • 5曾炳生 马云祥.脑囊虫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2,16(4):244-245. 被引量:3
  • 6全国囊虫病专家指导组.脑囊虫病临床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判定标准[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12(6):164-164. 被引量:4
  • 7马云祥 郑学修 朱金华 等.CT(计算断层)诊断脑囊虫的应用[J].卫生防疫,1981,(2):16-16. 被引量:1
  • 8孟家眉.全国脑囊尾蚴病协作组会议在内蒙通辽市召开,提出统一的脑囊尾蚴病诊断标准、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建议[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5):263-263. 被引量:1
  • 9甘绍伯.全国囊虫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18(1):134-134.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127

同被引文献3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