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南省伏牛山区茯苓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河南省伏牛山区茯苓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制备、栽培与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茯苓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作者
赵宾
周大林
张保贵
刘金凤
李金丰
机构地区
河南省西峡县林业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9期91-91,95,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茯苓
菌种制备
人工栽培
伏牛山区
河南省
分类号
S567.32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振武,郑威,肖亚,夏钊,张利迁,程炼.
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2):92-93.
被引量:4
2
杨泽敏.
茯苓栽培技术[J]
.杭州农业与科技,2012(2):40-41.
被引量:1
3
毛龙印.
茯苓规范化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2(4):17-17.
被引量:1
4
李剑,王克勤,苏玮,傅杰,熊欢,边银丙.
茯苓棚室代料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
.食用菌学报,2008,15(4):40-4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赵莲花,朱恩军,唐杰,晏中银,卢红.
人工栽培茯苓[J]
.林业实用技术,2004(10):29-30.
被引量:2
2
傅杰,王克勤,方红,苏玮,邓芬.
湖北栽培茯苓物种鉴定[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2,4(4):28-29.
被引量:5
3
刘振武,游平,郑威,方振华,裴朝阳,刘会理,胡卫东,胡四清,冯矫正,王飞.
2种长度料筒旱田栽培茯苓的比较试验[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06,3(1):129-130.
被引量:4
4
高春奇.
松树蔸原地种植茯苓技术[J]
.湖南林业,2006(6):23-23.
被引量:2
5
覃效敏.
香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6,25(5):56-56.
被引量:6
6
刘菌华.茯苓的药用、食用及保健作用[J].中国食用菌,1997,(2):37-37.
被引量:3
7
JIN Y, ZHANG L, ZHANG M, et al.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heteropolysaccharides of Poria cocos mycelia from different strains and culture media[J].Carbohydr Res., 2003, 338 (14): 1517-1521.
被引量:1
8
徐唐火.香菇袋式栽培高产技术.食用菌,1994,16(5):28-28.
被引量:1
9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96.
被引量:1
10
王克勤,方红,苏玮,傅杰,邓芬.
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要点[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1,3(8):13-1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5
1
李羿,万德光,李晨,钟世红.
天然茯苓和液体发酵茯苓粉末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23(2):279-282.
被引量:3
2
徐雷,陈科力,苏玮.
九资河茯苓栽培关键技术及发展演变[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106-108.
被引量:5
3
李羿,杨万清.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茯苓中微量元素[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23(9):1278-1280.
被引量:9
4
何素明,张传利,刘宝.
松树“三剩物”生料栽培茯苓研究[J]
.北方园艺,2012(9):189-191.
被引量:3
5
刘常丽,徐雷,解小霞,刘合刚.
湖北茯苓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5):42-44.
被引量:11
6
程磊,侯俊玲,王文全,丁驰,王秋玲,戴甲木.
我国茯苓生产技术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3):195-199.
被引量:21
7
汪琦,付杰,万鸣,黄鹤,王克勤,冯汉鸽.
混料均匀设计法优化茯苓代料栽培配方[J]
.中药材,2016,39(11):2445-2449.
被引量:6
8
汪琦,付杰,冯汉鸽,万鸣,黄鹤,王克勤.
茯苓代料栽培操作技术初探[J]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2):1739-1742.
被引量:9
9
王国晖,路瑜,黄新兵,胡敦松.
马尾松幼林袋料套种茯苓效果初报[J]
.湖南林业科技,2019,46(5):64-67.
被引量:5
10
邢康康,刘艳,贺宗毅,陈仕江.
茯苓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2):7-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苏正玺.
茯苓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05(5):16-17.
被引量:2
2
王红利.
茯苓的松蔸栽培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1(4):52-53.
被引量:3
3
王伟平,周新伟,李根岳.
茯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食药用菌,2014,22(2):102-103.
被引量:9
4
杨艳娟,陈光明,阮金华.
茯苓栽培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2015,35(12):30-31.
被引量:5
5
王桂娟,王焕章.
茯苓的高产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3(5):19-2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佘国铖.
宁蒗县战河乡茯苓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0(7):97-98.
1
王云,周林,郭明慧,张昕艳.
灵芝的菌种制备和栽培方法[J]
.山西农业科学,1989,17(8):32-34.
2
张保贵,赵斌,刘金凤,李金丰.
猪苓的生物学特征及人工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90-90.
被引量:1
3
李菲.
蛹虫草人工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5,46(6):54-56.
被引量:6
4
李居宁.
不同温度制备蛹虫草液体菌种对菌种性能的影响[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30(2):15-19.
被引量:1
5
黄竹青,郑剑玲,邓铁宏,魏赤平,刘福东,齐贺,王美惠,宋超.
白色金针菇液体菌种制备及工厂化生产应用初探[J]
.微生物学杂志,2013,33(2):75-79.
被引量:17
6
曹建刚.
猪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种业,2004(5):21-21.
被引量:1
7
王祖华,张柯,李永程.
冬虫夏草菌种的制备及液体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4):10-12.
被引量:8
8
仵强,刘芹,孟胜楠.
北虫草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食药用菌,2014,22(6):333-336.
9
杨自光,苏有勇,杨丽坤,李培林,李月红.
活性添加剂对沼气发酵产气率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97-197.
被引量:1
10
曹建刚.
商洛茯苓生产技术[J]
.现代种业,2005(3):32-32.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