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它揭示了我们党搞好执政的力量源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
作者
于新恒
机构地区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出处
《长白学刊》
CSSCI
2000年第4期15-17,共3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建党学说
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8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被引量:3112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816页.
被引量:1128
3
.《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778页.
被引量:426
4
.《列宁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被引量:39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291页.
被引量:152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被引量:3090
共引文献
6815
1
肖海鹰,张颢.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
.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2
张述元.
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J]
.人民司法,2004(7):48-50.
3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4
林竹.
民情、民力、民智和民意——国家决策的四大基石[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55-59.
被引量:12
5
荣长海.
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6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7
唐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8
陈尤文.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
.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9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10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1
龚军.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4):26-28.
2
叶生辉,邹媛爱.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J]
.兵团党校学报,2002(5):22-23.
3
陈浙闽.
“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J]
.求知,2000(7):4-5.
4
周政军.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1,3(4):24-24.
5
蒋铁柱.
“三个代表”是建党学说的创新[J]
.上海经济研究,2001,13(8):5-6.
6
何培光.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再思考[J]
.创造,2002,10(B08):45-46.
7
戴舟.
论“三个代表”[J]
.求是,2000(13):6-12.
被引量:10
8
傅贵武.
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J]
.求是,2001(12):54-56.
被引量:1
9
余吴恩.
“三个代表”是从严治党的新纲领[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18(3):7-9.
10
孟繁策.
论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J]
.北方论丛,1983,0(6):13-16.
长白学刊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