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麦赤霉病暴发原因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等。在小麦的各生育阶段均能为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田间以穗腐最为常见。穗腐通常在小麦扬花期发生,最初在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条件适宜时,病情扩展可达整个小穗或多个小穗。病穗呈枯黄色,潮湿天气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长出粉红色胶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若穗轴或穗颈受侵染可造成白穗。在病害发生后期.若遇潮湿天气.长粉红色霉层的地方会长出黑色小颗粒。即病菌子囊壳。受害子粒皱缩、体积变小,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作者 袁培祥
出处 《中国农技推广》 2012年第9期43-44,共2页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