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合并次序和附加语结构的类型差异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Larson关于附加语生成方式的观点面临解释汉语事实的困难。补足语、指定语、附加语可以统一处理,三者差异实质在于合并次序不同。补足语最先和核心动词合并,然后与指定语合并,最后才与附加语合并,英语、现代汉语及汉语史的事实可以为这种统一解释提供经验上的证据。现代汉语的动词在列举时就携带的时体特征从基础位置向T渗透;当代标准英语也采用特征渗透的方式;早期现代英语和现代法语则存在V到T的提升。英语附加语基础位置应该和现代汉语相同,英语附加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构成"镜像"关系,是经过"谓词提升"派生的。英语是屈折语素较为丰富的语言,现代汉语形态贫乏,这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英语存在谓词提升而现代汉语不存在谓词提升的原因。
作者 彭家法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4,共7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ahsk07-08d43) 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改项目(2008jyxm0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8

  • 1R.K.Larson,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Linguistic Inquiry,vol.19,1988,pp.335-391. 被引量:1
  • 2R.Jackendoff,On Larson's Treatment of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Linguistic Inquiry,vol.21,1990,pp.427-456. 被引量:1
  • 3照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被引量:1
  • 4N.Chomsky,The Minimalist Program,Cambridge:MIT Press,1995,pp.219-394. 被引量:1
  • 5T.Ernst,The Syntax of Adjun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p.1-41. 被引量:1
  • 6G.Cinque,Adverbs and Functional Hea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1-140. 被引量:1
  • 7S.McConnell-Ginet,Adverbs and Logical Form:a Linguistically Realistic Theory,Language,vol.58,1982,pp.144-184. 被引量:1
  • 8J.Higginbotham,On Semantics,Linguistic Inquiry,vol.16,1985,pp.547-593. 被引量:1
  • 9D.Dowty,Adjunct-to-Argument Reanalysis,北京语言大学系列讲座,2003年. 被引量:1
  • 10孙良明.当今古汉语语法分析质疑——古注语法分析启示琐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100-10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65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