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104,共14页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Chinese Edition)
参考文献10
-
1POWELL,W.’’Neithermarketnorhierarchy:networkformsoforganization’’[].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ur.1990 被引量:1
-
2SCHERER -WARRFN,I.RedesdeMovimentosSociais[]..1993 被引量:1
-
3SNOW,D.,BENFORD,R.’’Ideology,frameresonance,andparticipantmobilisation’’[].FromStructuretoAction:ComparingSocialMovementResearchacrossCultures.1988 被引量:1
-
4SNOW,D,BENFORD,R.’’Masterframesandcyclesofprotest’’[].FrontiersinSocialMovementTheory.1992 被引量:1
-
5SNOW,D.ETAL.’’Framealignmentprocesses,micromobilisation,andmovementparticipation’’[].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86 被引量:1
-
6STONE,D.’’Causalstoriesandtheformationofpolicyagendas’’[].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1989 被引量:1
-
7TARROW,S.’’Mentalities,politicalcultures,andcollectiveactionframes:constructingmeaningsthroughaction’’[].FrontiersinSocialMovementTheory.1992 被引量:1
-
8TARROW,S.PowerinMovement[]..1994 被引量:1
-
9.InstitutionalStructure:ConstitutingState,Society,andIndividual[]..1987 被引量:1
-
10.ActivistsBeyondBorders:AdvocacyNetworksinInternationalPolitics[]..199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8
-
1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体系[J].欧洲研究,1999,20(5):34-45. 被引量:22
-
2苏长和,朱鸣.世界政治中的跨国利益集团[J].现代国际关系,1998(11):9-12. 被引量:5
-
3苏长和.非国家行为体与当代国际政治[J].欧洲研究,1998,19(1):4-9. 被引量:23
-
4赵黎青.非政府组织问题初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1(4):120-127. 被引量:39
-
5刘超.非政府组织的勃兴与国际法律秩序的变塑[J].现代法学,2004,26(4):116-121. 被引量:16
-
6饶戈平.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J].中国法学,2001(6):126-136. 被引量:49
-
7杨雪冬.正在形成的全球公民社会缺乏管理——“9·11”事件的背景分析[J].国外理论动态,2002(2):23-24. 被引量:1
-
8唐小松,王义桅.国外对公共外交的探索[J].国际问题研究,2005(1):60-63. 被引量:16
-
9傅华.论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1):94-99. 被引量:1
-
10韩召颖.非政府组织·跨国倡议网络·国家主权——《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述评[J].欧洲研究,2006,24(1):144-15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9
-
1蔡拓,刘贞晔.全球市民社会与当代国际关系(下)[J].现代国际关系,2003(1):29-32. 被引量:8
-
2蔡拓,刘贞晔.全球市民社会与当代国际关系(上)[J].现代国际关系,2002(12):1-7. 被引量:27
-
3李茂平.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全球治理功能[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3):33-35. 被引量:2
-
4雷才丽.反对暴力侵害妇女的跨国倡议网络简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8(5):69-75. 被引量:2
-
5蔡拓,吴雷钊.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9(6):26-33. 被引量:6
-
6刘贞晔.非政府组织及其非传统外交效应[J].国际观察,2012(5):15-22. 被引量:2
-
7杨宏云.跨国主义视角的当代印尼华人认同新发展——基于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的考察[J].八桂侨刊,2015(4):16-22. 被引量:3
-
8刘贞晔.国际政治视野中的全球市民社会——概念、特征和主要活动内容[J].欧洲,2002,20(5):49-61. 被引量:31
-
9宋明.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及实现[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X).
二级引证文献72
-
1叶江.试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J].国际观察,2008(4):16-24. 被引量:30
-
2王小民.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J].理论月刊,2008(10):81-83. 被引量:4
-
3何志鹏.全球制度的完善与国际法治的可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132-139. 被引量:7
-
4陆华.重新解读黑格尔的对外关系理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15-18.
-
5王宏斌,冯艳玲.论环境NGO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56-60. 被引量:1
-
6吕晓莉.全球治理:模式比较与现实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05(3):8-13. 被引量:32
-
7蔡拓.全球政治的要义及其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29-35. 被引量:27
-
8陈亮,陈刚.试析葛兰西的全球治理思想[J].北方论丛,2005(3):129-131. 被引量:2
-
9唐启升.论NGO在国际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8(6).
-
10张骥,王宏斌.论全球环境问题与环境NGO的兴起——国际政治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6):5-11. 被引量:5
-
1王婷婷.浅析发展中国家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J].法商论坛,2010(1):116-117.
-
2盛红生,汪玉.维护和拓展中国在非利益涉及的国际法问题[J].观察与思考,2013(6):26-30. 被引量:1
-
3于向东.亚欧会议与中越合作[J].东南亚,2004(1):32-37.
-
4罗辉.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影响——基于认知共同体路径的分析[J].国际关系研究,2013(2):51-62. 被引量:7
-
5姜姝.政治传播与全球治理:一种理论和制度的诠释[J].领导科学,2015,0(1Z):10-12. 被引量:1
-
6杨宇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职务——联合国漫谈之六[J].国际展望,1985(20):24-25.
-
7徐梅:中国经济崛起有利于国际政治格局优化.[J].求是,2012(19):63-64.
-
8袁月.传媒全球化时代中国政府国际公关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7):70-72.
-
9王建新.政治博弈下的伊斯兰文明解读[J].人民论坛,2011(7):40-41.
-
10曾裕华.浅议格老秀斯的自然法理论[J].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1):2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