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综述了转基因农作物的利弊、研究进展、产业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6-8,共3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参考文献6
-
1王忠华,舒庆尧,夏英武.基因工程在水稻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1999,15(2):5-8. 被引量:28
-
2范云六,张春义.迎接21世纪农作物生物技术的挑战[J].生物技术通报,1999,15(5):1-6. 被引量:62
-
3雷茂良,程金根.全球转基因植物发展现状[J].生物技术通报,1998,14(6):30-32. 被引量:39
-
4白书农,欧美同学会会刊,1999年,2卷,14页 被引量:1
-
5丁锡中,生物工程进展,1999年,19卷,1期,3页 被引量:1
-
6刘勋甲,尹艳,郑用琏.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分子标记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运用 Ⅱ分子标记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运用及原理[J].湖北农业科学,1998(3):27-3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5
-
1李竞雄,宋同明.植物细胞遗传学[M]科学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
2李绍清,李阳生,李达模.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1997,11(3):43-47. 被引量:2
-
3王葳.转基因植物研究概况[J].生物技术通报,1994,10(6):6-8. 被引量:8
-
4谢道昕,范云六,倪丕冲.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基因导入中国栽培水稻品种中花11号获得转基因植株[J].中国科学(B辑),1991(8):830-834. 被引量:109
-
5朱祯,李向辉,孙勇如,孙宝林,李玉英,侯云德.转基因水稻植株再生及外源人α-干扰素cDNA的表达[J].中国科学(B辑),1992,B(2):149-155.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126
-
1佘花娣,陈景堂,黄亚群,祝丽英,池书敏.利用DNA指纹图谱进行农作物品种鉴定的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28-30. 被引量:19
-
2杨少辉,张丽娟,马峙英,王静华.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展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1-4. 被引量:4
-
3王延峰,阎锡海,王润利,宋爱玲.生物技术的生态风险[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2):71-74.
-
4董文琦,屈冬玉,王海波.消除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29-34. 被引量:5
-
5闫海生,雷闯,马凌霄,刘红双,马景勇.转OsCYP2基因水稻后代的遗传分析及农艺性状观察[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10-1511. 被引量:2
-
6李祥,易自力,蔡能,陈智勇.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对策[J].生命科学研究,2002,6(S2):8-11. 被引量:5
-
7金凤.抗病和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概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0(3):36-41. 被引量:4
-
8赵丽萍,许卉.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J].滨州师专学报,2004,20(2):26-30. 被引量:5
-
9符少辉,何忠伟.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科技导报,2004,22(9):38-41. 被引量:9
-
10王淑敏.浅谈农作物基因工程[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0,10(4):57-59.
同被引文献84
-
1张婷.关注转基因食物的潜在过敏性[J].免疫学杂志,2004,20(z1):124-126. 被引量:7
-
2梁建文,宋金翠.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分析[J].山西食品工业,2004(4):29-33. 被引量:5
-
3王春香,杨美珠,潘乃穟,陈章良.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的表达及抗病[J].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11):819-824. 被引量:5
-
4李芳,徐海滨.转Bt基因玉米中外源蛋白的安全性评价策略及挑战[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2):96-99. 被引量:6
-
5梁小友,米景九,朱玉贤,陈章良.双抗(抗病毒及抗虫)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番茄的转化鉴定[J].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11):849-854. 被引量:33
-
6张彬,张怀渝.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J].安徽科技,2005(5):54-56. 被引量:7
-
7岳绍先,傅骏骅,李连城,苑红丽,翟文学,陈洪,苏文泉,王宜利.抗Atrazine基因导入黑龙江大豆品种及其表达和遗传[J].中国农业科学,1996,29(1):78-83. 被引量:16
-
8文平,王仁祥.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05,30(12):9-12. 被引量:7
-
9秦伟闻,邢莲莲.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1):51-54. 被引量:12
-
10旭峰.转基因食品安全吗?(上)[J].国外科技动态,2006(5):43-4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9
-
1王仁祥,苏爱军,杨乾.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4):447-450. 被引量:4
-
2文平,王仁祥.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05,30(12):9-12. 被引量:7
-
3雷秉乾,王仁祥.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J].作物研究,2006,20(1):9-12. 被引量:7
-
4曾兴权,韦泽秀.作物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J].西藏农业科技,2006,28(3):44-48.
-
5于德花,刘玉新,张明兴.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67-3168. 被引量:8
-
6周彦良,许喜林,朱玲.转基因植物食品毒理与安全性探讨[J].中国调味品,2008,33(9):88-91. 被引量:4
-
7李金军,徐美玲,富昊伟,张国兴.Bt转基因水稻在回交一代的抗虫性表现[J].浙江农业科学,2000,41(6):267-268. 被引量:8
-
8周桂萍,孙琪,李尚义.基因工程在种植业上的应用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686-688. 被引量:3
-
9付顺华,梁锦锋,季宗富,吴家森.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J].云南林业科技,2003(1):69-7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3
-
1黄兰兰,高必达.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研究进展[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6):16-20. 被引量:27
-
2尹明智,李栒.共转化法及其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作物研究,2008,22(S1):305-309. 被引量:1
-
3郑爱珍,杜保伟.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J].农业与技术,2004,24(5):90-92. 被引量:4
-
4刘雨芳,王锋,尤民生,汪琼,胡斯琴,刘文海,赵士熙.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抗性检测[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725-729. 被引量:22
-
5王侠礼.植物基因工程在品质育种方面的成就[J].种子,2005,24(9):39-40.
-
6林春晶,董英山,林秀峰,王继春,田文忠,储成才.转抗稻瘟病基因水稻遗传和表达的初步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6,4(2):167-173. 被引量:8
-
7张兆熙.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111-112. 被引量:6
-
8康庆华,许修宏,李柱钢,徐涵,关凤芝,刘文萍,张利国.亚麻单倍体抗逆基因的转化[J].中国麻业科学,2006,28(6):291-296. 被引量:9
-
9戴媛,谭晓荣,冷进松.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与影响因素[J].河南农业科学,2007,36(4):10-13. 被引量:17
-
10潘群香.转基因技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J].科技信息,2007(26):280-280.
-
1王淑敏.浅谈农作物基因工程[J].生物学通报,2002,37(4):18-19.
-
2栾剑,侯和胜.生物信息学及其在农作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6):28-29.
-
3张文银,安永平,王彩芬,马静.主要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8,24(5):1-4. 被引量:14
-
4王淑敏.浅谈农作物基因工程[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0,10(4):57-59.
-
5李文斌,郭小龙.农机化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的探讨[J].当代农机,1999(S1):31-33.
-
6张仲凯,董家红,李展,李婷婷,苏晓霞,彭潞波,李毅.抗水稻矮缩病毒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159-161. 被引量:6
-
7罗明典.台湾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现状[J].海峡科技交流研究,1990(3):23-27.
-
8赵剑,杨文杰,朱蔚华.细胞色素P450与植物的次生代谢[J].生命科学,1999,11(3):127-131. 被引量:33
-
9李庆卫,陈俊愉,张启翔.梅学术和产业化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S2):198-202. 被引量:4
-
10沈建新,韦金河.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J].江苏农业科学,2007,35(3):196-199. 被引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