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民族语言调查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引言我国对民族语言的调查记录,早在先秦就开始了。公元1世纪,西汉扬雄所著《方言》中便记录了一百九十多处“楚语”,这些词语和今天的侗台语族语言、苗瑶语族语言有“明显音义对应关系”。但就现代意义上的语言调查而言,则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誉为“非汉语语言学之父”的李方桂,从1924年到1928年师从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学习人类语言学,调查了北美印第安语,掌握了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语言调查理论和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
作者 杨光荣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12年第8期75-81,共7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多续语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A740113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