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同案不同判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努力回应社会对"同案不同判"问题的关注,解决当前法律适用统一中的突出问题,是人民法院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的重大使命。应当研究法官裁判活动的本质、规律,分析审判实践中问题的原因,根据现有条件采取统一法官法律意识、素养和方法等法官绝对同质化的措施,采取司法权合理分工、实行分期加强制等法官相对同质化的措施,使性质、类型基本相同的案件裁判结果基本一致。按特殊救济程序处理普通诉讼程序未能解决的矛盾。
作者
崔剑平
机构地区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法官
出处
《东方法学》
2012年第4期98-107,共10页
Oriental Law
关键词
同案不同判
司法公正
同质化
分类号
D91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52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1
刘作翔,徐景和.
案例指导制度中的案例适用问题[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45-49.
被引量:30
2
易延友.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J]
.法学研究,2004,26(1):99-114.
被引量:92
3
孔祥俊.
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J]
.政法论坛,2002,20(5):86-99.
被引量:58
4
陈金钊.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论[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4):24-36.
被引量:78
5
.201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典型案件[N].人民法院报.2012(002)
被引量:1
6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本课题主持人 应勇.上海法院审判职权配置的优化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11(008)
被引量:1
7
左卫民著..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 中国司法的新思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80.
8
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43.
9
(日)兼子一,(日)竹下守夫著,白绿铉译..民事诉讼法 新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348.
10
.Welch v.Texas Dept.of Highways and Public Transportation[].US.198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1
1
陈金钊.
论审判规范[J]
.比较法研究,1999,13(Z1):335-348.
被引量:40
2
饶娣清.
论实用主义精神[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9(4):147-151.
被引量:1
3
黄道,陈浩铨.
刑事证据理论的认识论基础[J]
.政法论坛,1994,12(1):51-56.
被引量:4
4
季卫东.
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63-86.
被引量:194
5
李力,韩德明.
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J]
.法学研究,2002,24(5):3-23.
被引量:50
6
熊秋红.
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J]
.法商研究,2003,20(1):79-85.
被引量:67
7
熊秋红.
陈光中先生访谈录[J]
.环球法律评论,2001,23(4):444-448.
被引量:1
8
黄金荣.
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
.比较法研究,2000,14(3):289-310.
被引量:71
9
姚剑波.
终局性规则下的利益平衡——关于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比较研究[J]
.比较法研究,2000,14(4):368-380.
被引量:14
10
[1]潘维大,刘文琦.英美法导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52
1
邵劭.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中的异议权[J]
.中国法学,2021(5):102-123.
被引量:10
2
尹嘉希.
正当程序原则在学位撤销纠纷中的司法适用[J]
.中财法律评论,2021(1):198-225.
3
王嘉贤.
“政府信息不存在”的认定与审查[J]
.行政法学研究,2021(3):141-152.
被引量:1
4
琚明亮.
论经验法则在司法证明中的展开及适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5):206-224.
被引量:17
5
龚欣慧,马路瑶.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要件认定依据的重新定位[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3):34-45.
6
郑志泽.
制度修辞视角下的多元社会规范分歧与化解——以法律与少数民族社群规范为对象[J]
.青海民族研究,2021,32(2):76-84.
被引量:1
7
王方玉.
论法教义学在法律方法中的应用[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2):143-157.
被引量:13
8
刘金松.
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中间状态”:听取意见式司法的兴起[J]
.河北法学,2024,42(8):176-200.
被引量:1
9
邵六益.
我国司法理论中“人民”的多重意涵研究[J]
.法商研究,2021,38(3):134-145.
被引量:15
10
赵佩婕.
证券服务机构勤勉尽责标准解释论[J]
.法律方法,2024(2):169-187.
同被引文献
57
1
二十一世纪司法制度面临的基本课题[J]
.法学,1998(12):40-45.
被引量:49
2
崔敏.
“判例法”是完备法制的重要途径[J]
.法学,1988(8):8-12.
被引量:17
3
张明.
司法公正及其实现途径[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75-78.
被引量:6
4
游劝荣.
违法成本论[J]
.东南学术,2006(5):124-130.
被引量:45
5
张卫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之我见[J]
.法商研究,2006,23(6):54-62.
被引量:25
6
陈海平,周高仪.
论量刑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00-103.
被引量:7
7
贺卫方.超越比利牛斯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59-260.
被引量:1
8
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A]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4.
被引量:1
9
培根;水天同.培根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3.
被引量:1
10
谢望原.刑罚价值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17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王倩.
死刑案件同案不同判的非正当性分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9):66-66.
2
孟卧杰.
组织他人提供非典型性服务案件司法实践评析与反思[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29(2):38-42.
3
程森.
同案不同判现象研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4(4):67-70.
4
阮堂辉,陈俊宇.
“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内在逻辑与治理路径[J]
.学习与实践,2018,0(7):71-77.
被引量:8
5
闫海,佟晓东.
捕后轻刑案件调查与分析[J]
.法制博览,2017(34):140-140.
6
王鹏飞.
“同案不同判”的反向审视与规则建构——基于刑事责任本体论的思考[J]
.河北法学,2020,38(1):126-137.
被引量:7
7
王艳燕.
“同案不同判”的正当性探究[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4(6):28-31.
8
黄蒙,吴俊明.
论类案类判视阈下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5):43-4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罗贵月.
被害人谅解有效性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基于认罪认罚裁判样本和访谈的实证研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6):56-67.
2
韩玫,田旭.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量刑经验研究[J]
.河北法学,2020,0(3):187-200.
被引量:5
3
张娜瑞.
论“同案不同判”现象的法理逻辑及其因应[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2(2):68-85.
被引量:2
4
王鹏飞.
“同案不同判”的反向审视与规则建构——基于刑事责任本体论的思考[J]
.河北法学,2020,38(1):126-137.
被引量:7
5
王艳燕.
“同案不同判”的正当性探究[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4(6):28-31.
6
赵磊.
同案不同判问题反思--基于法律适用的视角[J]
.潍坊学院学报,2020,20(3):58-62.
被引量:1
7
李勇.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分类精准”模式之提倡[J]
.河北法学,2021,39(1):184-200.
被引量:15
8
金慧湘.
ISDS机制改革多元治理路径探析--以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同案不同判”为视角[J]
.上海商业,2021(7):134-137.
被引量:2
9
陈亮,徐明.
从数据到知识:智能司法基础设施的困境反思[J]
.交大法学,2022(3):145-162.
被引量:6
10
张强,朱清枫.
“同案不同判”现象评析[J]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2,32(2):85-89.
被引量:1
1
张启新.
高校官僚主义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3):66-68.
被引量:7
2
贺小艳.
小康社会乐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城市地理,2015,0(3X):243-243.
3
梁永志.
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12):184-184.
4
叶萍.
影响民族交往的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07,0(48):160-161.
被引量:1
5
康成江.
职务犯罪原因及对策研究[J]
.活力,2010(16):75-76.
6
贾宾.
新时期涉法涉诉信访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6):111-113.
被引量:3
7
舒蒙.
新时期党群关系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
.传承,2011,0(5Z):18-19.
被引量:1
8
应勇.
推进法律适用统一的实施[J]
.法制资讯,2011,0(11):32-32.
9
孙洪坤,孙建伟.
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缺陷与改革[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79-82.
被引量:2
10
徐兴勇.
浅析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缺陷与完善[J]
.青年与社会,2013(9):94-94.
东方法学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