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淮流域夏大豆临豆九号不同栽培方式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对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9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实行40cm等行距,墩播,每墩2粒,墩距25cm,可以较好的解决大豆通风透光问题,取得较高的产量。
作者
张素梅
刘玉芹
刘凌霄
陈香艳
赵孝东
机构地区
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14期50-51,共2页
基金
山东省2011年农业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名称"黄淮流域夏大豆高产
富硒示范及产业化开发"
关键词
临豆九号
栽培方式
密度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荣延昭.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215.
被引量:3
2
周均湖,滑端超,李素真,曾苏明,王延鹏.
鲁豆12号不同种植方式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4):32-32.
被引量:1
3
王秋玲,谷传彦,郭凌云,马善伦,李建奇.
黄淮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1999,31(3):26-28.
被引量:20
4
张智策,王守国.
大豆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6,16(6):36-37.
被引量:2
5
马飞,李繁芝,李广华,王卓,彭晓勇.
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研究试验[J]
.大豆通报,2003(4):9-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吴子恺.应用通径分析研究作物性状间的关系[J].新疆农业科学,1983,3:11-14.
被引量:1
2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研讨会论文选》[C].,1994.9.
被引量:1
3
于明彦,张文君,代秀云.
玉米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的探讨[J]
.吉林农业科学,1998,23(3):59-6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3
1
王芳,刘鹏,蔡妙珍,郑浩晖.
硼、锰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66-70.
被引量:10
2
龙生云,王明立.
大豆“三率”在高产中作用的研究[J]
.大豆通报,2005(2):7-8.
3
余海兵,刘正,李宁.
糯玉米杂交品种凤糯476产量和品质综合水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31-2232.
被引量:1
4
静广利.
株高与小区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06,26(3):67-68.
被引量:10
5
许汝强.
分枝数与小区产量关系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06,26(4):90-91.
6
曹颖妮,梁慧珍,李卫东,王辉.
大豆花器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7,26(3):322-326.
被引量:3
7
姜永平,张辉明,刘水东,朱振华.
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211-214.
被引量:24
8
肖鑫辉,李向华,刘洋,王克晶.
高盐碱环境下野生大豆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J]
.大豆科学,2009,28(4):616-622.
被引量:13
9
李振华,段玉,康玉凡.
豆类芽苗菜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0):76-81.
被引量:20
10
欧阳雪庆,覃才殿,韦星光,陈耿,毕晓磊.
打顶对甜脆1号豇豆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J]
.长江蔬菜,2012(4):35-36.
被引量:2
1
刘正学,孔令国,刘飞,陈香艳,刘玉芹,刘凌霄,张素梅.
高产优质综抗型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J]
.中国种业,2010(S1):104-104.
2
高产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J]
.农村科学实验,2010(6):8-8.
3
刘正学,孔令国,刘飞,陈香艳,刘玉芹,刘凌霄,张素梅.
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61-61.
4
刘正学.
高产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J]
.农村百事通,2010(5):31-31.
5
刘正学,孔令国,刘飞,李宝强,王靖,周忠新,樊青峰,丁文静.
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61-62.
6
刘正学,刘玉芹,刘飞,李宝强,王靖,周忠新.
高产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7):168-169.
被引量:1
7
刘正学,孔令国,刘飞,李宝强,王靖,周忠新,樊青峰,丁文静.
高产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57-58.
被引量:1
8
刘正学,孔令国,刘飞,李宝强,王靖,周忠新,樊青峰,丁文静.
高产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高产稳产性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4-95.
被引量:9
9
刘正学,孔令国,刘飞,李宝强,王靖,周忠新,樊青峰,丁文静.
不同栽培密度对临豆九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5):22-23.
被引量:3
10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尹晴红.
鲜食甘薯高效益栽培方式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5):117-118.
被引量:2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