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媒介融合下大众传播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传播不仅是传播技术的飞跃,也是传播话语的转换。女性传播话语的独立是文化多元的外化,也是民主进程的标志之一。
作者
张嘉佳
机构地区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全国商情》
2012年第07S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女性话语
传播视角
符号平等
多元视角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金玉.谈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刻板印象[J].2002,(6).
被引量:1
2
骆晓戈..女性学[M],2004.
3
朱易安,柏桦著..女性与社会性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1.
4
荒林..中国女性主义[M],2005.
5
杨阳.性别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3,(1).
被引量:1
6
赵华.论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意义的嬗变[J].新闻与传播,2003,(3).
被引量:2
7
秦志希,刘敏.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1):42-44.
被引量:89
8
荒林,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No.2[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9
刘景慧.
大众传媒与女性发展[J]
.船山学刊,2004(3):150-152.
被引量:2
10
李爱芹.女性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现象研究[J].2007,(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微.
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J]
.国际新闻界,1999,21(5):18-20.
被引量:23
2
郭于华.
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J]
.社会学研究,1998(1):39-49.
被引量:23
3
雷定安,金平.
消费主义批判[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3):43-47.
被引量:16
4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 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年..
被引量:24
5
孟建:《论影像文化传播—兼议后影像文化传播的兴起》,第七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被引量:1
6
[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被引量:1
7
[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页.
被引量:1
8
杨伯溆,李凌凌.
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8(1):36-43.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89
1
肖昀潋,王春婷,田露,安永红.
电商背景下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影响——以贵州大学为例[J]
.时代金融,2020(29):144-147.
被引量:4
2
田华,何纯.
娱乐新闻中的媒体责任边缘化及其纠正[J]
.新闻界,2007(5):83-84.
被引量:18
3
王灵艳.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06(25):89-90.
被引量:1
4
万冬朝,杨明,陈明华.
高校构建节约型校园的对策刍议[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5):91-93.
被引量:6
5
谢君阳.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中国传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213-217.
被引量:2
6
刘传武.
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的一种歪曲解读[J]
.声屏世界,2002(12):16-17.
7
杨晖,王爱玲.
媒介文化:与消费合谋的双重文化品格[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2):72-77.
被引量:1
8
欧健,罗雪圆.
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网络成语现象探析——以“十动然拒”等为例[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34(4):104-117.
被引量:4
9
葛丰,吴洪霞.
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之张力分析——从市场化媒体的“娱讯”现象谈起[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34-37.
被引量:6
10
刘徽.
电视剧立台现象辨析[J]
.声屏世界,2004(9):31-32.
1
读者来信[J]
.电影评介,1999,0(4):39-39.
2
钟洁玲.
图书的呈现方式[J]
.中国图书评论,2012,35(8):105-107.
被引量:1
3
任鸿.
从“走转改”看新媒体时代对记者的要求[J]
.新闻传播,2013(4):219-219.
被引量:1
4
李月起,蒋年韬.
“沉默的螺旋”理论与舆论引导[J]
.青年记者,2017(8):8-9.
被引量:1
5
汤一介.
超越旧我 开拓新我——写在《文明》杂志创刊五周年[J]
.文明,2006(12):20-21.
被引量:1
6
柳瑛.
浅析提高大众传播效果的途径和方法——以产品营销效果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5):46-47.
7
罗红.
让科学的坚果啃起来更容易些——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话语方式探析[J]
.科学与社会,2012,2(1):82-89.
被引量:5
8
谭会丽.
电视文化,娱乐至死?[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2):114-115.
被引量:2
9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杭报集团的思路与举措[J]
.新闻实践,2012(12):30-32.
10
张守荣.
日本漫画编辑出版机制解析[J]
.编辑之友,2006(5):39-41.
被引量:8
全国商情
2012年 第07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