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龙江沙滩林场高海拔云、冷杉林皆伐迹地更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影响高海拔云、冷杉林皆伐迹地更新成功的原因很多,以甘肃省白龙江沙滩林场高海拔云、冷杉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皆伐地更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技术要点,为高海拔云、冷杉林更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
李永忠
张琼
机构地区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科所
甘肃农业大学
出处
《甘肃科技》
2012年第13期132-134,121,共4页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云、冷杉林
皆伐
更新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王国玉.
调整主伐方式是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
.吉林林业科技,1998,27(2):35-35.
被引量:1
2
王阳临.白龙江林区垂直带划分[J].白龙江洮河林区综合考察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1(7):33-35.
被引量:2
3
韩景军,肖文发,罗菊春.
不同采伐方式对云冷杉林更新与生境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0,36(z01):90-96.
被引量:41
4
尹伟伦,赵兴存.
用生理指标评价苗木质量[J]
.甘肃林业科技,1993,18(3):55-55.
被引量:3
5
郭全平.杜鹃冷杉林迹地更新、菌根真菌生长发育及对树木生长影响情况调查[J].植树造林,2008,2(6):21-22.
被引量:1
6
李文影,满秀玲.
小兴安岭林区云冷杉林生长状况与土壤性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6):1-3.
被引量:3
7
张立军,李玉祥,贺云龙.
云冷杉林的采伐强度及其恢复途径[J]
.森林工程,1995,11(2):17-18.
被引量:1
8
司宏图.
皆伐迹地更新造林提高成活率的几项措施[J]
.河北林业,2007(2):40-40.
被引量:1
9
王怀良.白龙江林区杜鹃冷杉林采伐迹地更新情况调查报告[J].甘肃林业科技,1987,12(1):1-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李文华,周沛村.
暗针叶林在欧亚大陆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J]
.资源科学,1979,9(1):21-34.
被引量:25
2
林德喜,樊后保,苏兵强,刘春华,蒋宗垲,沈宝贵.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
.土壤学报,2004,41(4):655-659.
被引量:120
3
李玉祥,焦振英,张富田,张立军,王庆彬,李森,李修刚,孙喜东,徐振,张孝森.
寒温带云冷杉林次生演替成亚高山草甸人工更新技术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4,22(4):40-45.
被引量:3
4
杜峰,山仑,梁宗锁,谭勇.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过程中的土壤水分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669-678.
被引量:34
5
科诺诺娃MM.土壤有机质[M].周礼恺,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
被引量:2
6
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61-182.
被引量:1
7
波列柯夫Α.Η,蒋伊尹.
欧洲赤松—云杉混交林分生长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9,17(5):91-94.
被引量:1
8
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被引量:30
9
黑龙江森林编辑委员会.黑龙江森林[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3.
被引量:6
10
王树力,袁伟斌,杨振.
镜泊湖区4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5):50-54.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47
1
赵俊卉,亢新刚,龚直文.
择伐对北方森林更新、生物多样性和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264-270.
被引量:9
2
汤景明,翟明普.
影响天然林树种更新因素的研究进展[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4):379-383.
被引量:51
3
孔令红,郑小贤.
金沟岭林场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及更新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1):1-3.
被引量:10
4
李媛,陶建平,王永健,余小红,席一.
暗针叶林下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对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龄植株种群动态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7,27(3):1041-1049.
被引量:12
5
孔令红,郑小贤.
金沟岭云冷杉过伐林水平分布格局及更新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07(3):86-89.
被引量:4
6
林文景.
乳源木莲苗木质量评价[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1):25-28.
被引量:9
7
郑丽凤,周新年,罗积长,吴美玲,陈贞兰.
择伐强度对天然针阔混交林更新格局的影响[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4):310-313.
被引量:10
8
玉宝,乌吉斯古楞,王百田,王立明.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2种林型林分更新特征[J]
.林业资源管理,2009(6):64-69.
被引量:6
9
刘鑫,包维楷.
青藏高原东部近林线紫果云杉原始林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J]
.生物多样性,2011,19(1):34-40.
被引量:9
10
李荣,张文辉,何景峰,周建云.
不同间伐强度对辽东栎林群落稳定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4-20.
被引量:67
同被引文献
5
1
车克钧,陈玉平,潘爱华.
白龙江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2005,30(3):35-38.
被引量:2
2
王阳I临.白龙江林区垂直气候带的划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59-166.
被引量:1
3
刘勇,王瑾瑜.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养分、水分关系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10,35(5):25-27.
被引量:5
4
郭正刚,刘慧霞,孙学刚,程国栋.
白龙江上游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03,27(3):388-395.
被引量:150
5
郭正刚,吴秉礼,王锁民,程国栋.
白龙江上游地区森林植被恢复能力的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4):537-54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赵阳,刘锦乾,杨永红,罗子渝,冯建皓,雷伟.
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及恢复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2014,39(2):15-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董长生,兰应亮.
赣州市赣江源区水源涵养林建设现状及技术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4):164-165.
2
孙守涛,王立,车克钧.
基于Landsat数据的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34(1):39-47.
被引量:6
1
王惠.
沙滩林场日本落叶松栽培试验初报[J]
.甘肃林业科技,1995,20(2):46-47.
被引量:1
2
赵栋,付作霖,徐德才,李丹春,齐瑞,齐昊.
沙滩林场人工粗枝云杉林群落结构[J]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1):346-350.
被引量:6
3
信中.
世界对虾生产概况[J]
.现代渔业信息,1988,3(10).
4
许靖,赵栋.
白龙江林区人工造林适宜树种选择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16,29(2):26-29.
被引量:4
5
闫倩倩,冯宜明,陈学龙.
甘肃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16,43(1):93-96.
被引量:1
6
郭星,陈国鹏,王飞,黄旭东,王杰.
白龙江干旱河谷分布区划界定[J]
.林业调查规划,2014,39(1):1-4.
被引量:3
7
刘志良,丁光武.
舟曲林业局沙滩林场人工云杉幼林母树林的改建[J]
.甘肃科技,2004,20(7):152-153.
8
张计朝.
奶牛场的科学饲养管理,是从事奶牛业获得成功效益的关键[J]
.今日畜牧兽医(奶牛),2010(2):58-58.
9
张计朝.
养奶牛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的饲养管理[J]
.北方牧业,2010(1):23-23.
被引量:1
10
轻松驿站[J]
.现代畜牧兽医,2011(3):39-39.
甘肃科技
2012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