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雌性不育模拟混播制种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比较雌性不育转育的恢复系模拟混播制种与目前生产上按条块移栽制种技术在单位面积产量、种子纯度、节约成本方面的差异,体现出雌性不育特性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上的巨大潜力,用以创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新技术。
作者
高荣村
陆金根
李金军
机构地区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8期77-78,共2页
基金
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2010C32009)
浙江省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项目(011102471)
关键词
雌性不育
混播
制种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1
高荣村,陆金根,范国华,徐美玲,李金军.
一份水稻雌性全不育隐性突变体的基本特性[J]
.浙江农业科学,2007,48(5):528-529.
被引量:12
2
高荣村,姜程曦,魏晓星,陆金根,李金军.
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5):853-85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李云峰,罗洪发,杨正林,钟秉强,何光华.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499-502.
被引量:19
2
唐建军,陈欣,胡启东,加藤盛夫,志水胜好,横尾政雄.
水稻雌性不育材料FS-1胚囊败育的细胞学观察[J]
.实验生物学报,2002,35(4):313-318.
被引量:9
3
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水稻籼粳杂种雌性不育的细胞学初步观察(简报)[J]
.实验生物学报,1993,26(1):95-99.
被引量:20
4
杨尧城,高小弟,钟志明,于振先.
高产中熟早籼嘉育293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1995,36(1):19-21.
被引量:7
5
Shuang-Cheng Li,Li Yang,Qi-Ming Deng,Shi-Quan Wang,Fa-Qiang Wu,Ping Li.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Female Sterile Mutant in Ric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6,48(3):307-314.
被引量:4
6
Hutchingson J. 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Volume Ⅱ Monoeotyledons [M]. London: Maxmillan Co Ltd, 1934.
被引量:1
7
Skinner D J, Hill T A, Gasser C S. Regulation of ovule development[J]. Plant Cell, 2004, 16 (suppl) : 32 - 45.
被引量:1
8
Dreni L, Jacchia S, Fornara F, et al. The D-lineage MADS-box gene OsMADS13 controls ovule identity in rice [J]. Plant Journal, 2007, 52: 690- 699.
被引量:1
9
Yang W C, Sundaresan V. Genetics of gametophyte biogenesis in Arabidopsis [J]. Plant Biol, 2000 (3): 53- 57.
被引量:1
10
Yamaki S, Satoh H, Nagato Y. Gypsy embryo specifics ovule curvature by regulating ovule/integument development in rice [ J]. Planta, 2005, 222: 408- 41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9
1
杨晋彬,窦秉德,蔡海兰,侯北伟,董红梅,徐海风.
小麦雌性不育系的胚胎学及其遗传观察[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2):157-166.
被引量:5
2
徐庆国,黄丰.
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S1):37-41.
被引量:25
3
李金军,徐美玲,陆金根,高荣村.
水稻两性不育突变体嘉64bs的发现及基本特性[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4):715-716.
被引量:1
4
高荣村,姜程曦,魏晓星,陆金根,李金军.
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5):853-855.
被引量:9
5
李金军,练进旺,陆金根,高荣村.
水稻两性不育突变体图位克隆群体构建[J]
.浙江农业科学,2010,51(3):511-512.
被引量:1
6
陈富成,祁建民,林荔辉,林培清,徐建堂,陈涛,陶爱芬,吴建梅,方平平.
圆果黄麻雌性不育突变体鉴定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2011,29(2):194-199.
7
张静文,金樑,冯光辉,张树振,王晓娟.
苜蓿雌性不育发生机制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4):560-566.
被引量:1
8
王跃星,葛露方,朱旭东.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杂交水稻,2011,26(4):5-7.
被引量:29
9
刘延斌,杨远柱,刘建丰,符辰建,秦鹏,胡小淳.
杂交水稻亲本混播机械化制种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2,26(1):85-87.
被引量:18
10
王杰,邓华凤,张武汉,孙平勇,何强.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82-5683.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42
1
朱启升.
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4,18(4):204-207.
被引量:23
2
佘雪晴,肖层林,刘爱民.
水稻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概述[J]
.作物研究,2008,22(S1):416-419.
被引量:11
3
龙彭年.
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2004,10(5):6-8.
被引量:8
4
田大成.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机制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93(1):12-14.
被引量:20
5
黄育忠.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初探[J]
.种子,1995,14(6):41-43.
被引量:20
6
冯俊,陆健康,涂军,王文.
水直播技术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J]
.中国种业,2006(5):25-25.
被引量:1
7
赵民军,何吉昌,罗继进,黄零华,蒋军,黄俊立,周雄.
培育短生育期杂交水稻组合父本理想授粉态势的主要措施[J]
.杂交水稻,2006,21(3):29-30.
被引量:3
8
袁国保.
杂交水稻种子及技术“走出去”应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种业,2006(8):37-37.
被引量:8
9
吴京华,罗闰良.
中国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稻米,2007,13(1):11-13.
被引量:14
10
徐华中.
杂交水稻制种系列机械化技术研究总结[J]
.杂交水稻,1993,8(5):16-1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董华林,武晓智,费震江,周鹏,魏磊.
杂交水稻轻简化机械化制种技术概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31-33.
被引量:4
2
熊朝,吴辉,刘钊,张海清,肖层林,刘爱民.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J]
.作物研究,2014,28(2):207-210.
被引量:3
3
许可,袁定阳,谭炎宁,段美娟.
适于混播制种的水稻隐性红颖资源RG-1的发现及其特征特性研究[J]
.杂交水稻,2018,33(4):17-2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杨希民,张葱.
两系杂交早稻陆两优4026制种特性研究[J]
.作物研究,2015,29(1):5-7.
2
钟光跃,陈辉志,于小军,吕建群.
三系水稻亲本异交性能及制繁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种业,2018(12):29-34.
被引量:2
3
夏玉梅,唐宁,詹祎捷,卜小兰,胡远艺,余木兰,淡俊豪,曹孟良.
杂交水稻混播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20,35(2):1-5.
被引量:7
4
唐华容,李伟荣,汪海,莫神带,钟森文,王琛,何国松.
籼型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乾两优9号选育方法总结[J]
.南方农业,2020,14(17):184-188.
5
范亦新.
建宁县杂交水稻轻简制种技术推广与应用[J]
.农学学报,2021,11(2):1-5.
被引量:3
6
曾佳,刘玲,谭炎宁,许可,孙学武,欧阳宁,袁贵龙,袁定阳,段美娟.
‘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1-6.
被引量:1
7
刘文江,曾宪平,高方远,吕建群.
有色恢复系三系杂交水稻混植制种技术初探[J]
.四川农业科技,2021(3):8-11.
8
周杰强,张桂莲,邓化冰,明兴权,雷斌,李凡,唐文帮.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41混播制种优势分析[J]
.作物学报,2022,48(2):320-331.
被引量:4
9
唐文帮,陈晓军,张桂莲,邓化冰,胡远艺,田妍.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现状与技术突破[J]
.中国稻米,2022,28(5):20-27.
被引量:9
10
李树森,程思明,陈正中,郎学渊,徐群英,邵美红.
浙江省建德市水稻精准育秧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31):41-42.
1
龚德平,谌鑫,冯锦刚,颜昌俊,陈功海.
两系杂交小麦父母本混播制种试验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3,42(5):22-23.
被引量:6
2
我国研制成功“混播制种”杂交水稻育种方法[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4):63-63.
3
我国研制成功“混播制种”杂交水稻育种方法[J]
.作物育种信息,2005(11):15-16.
4
杂交水稻“混播制种”获成功[J]
.农民致富之友,2004(11):14-14.
5
沈平,刘孙旺,管庆容.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学,2009(7):46-47.
被引量:7
6
育种动态[J]
.北京农业,2005(1):36-37.
7
莫鉴国,李万渠,彭云强,余勤.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混播制种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03-206.
8
种业科技[J]
.种子世界,2005(12):57-57.
9
王云生,孙明娜,周俊峰,张德文,朱启升,杨剑波.
杂交水稻新组合混制1号制种田苯达松残留分析[J]
.杂交水稻,2009,24(6):66-69.
被引量:6
10
朱启升.
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4,18(4):204-207.
被引量:23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