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创新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学术界有了对话的平台,但学术创新仍是这一学科中国化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创新,要有所创新就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包括理论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中国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主要目的是对世界学术提供独特的贡献。建构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既要适合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同时也要能够适合全人类不同社会和文化的研究。
作者
何星亮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民族学会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Thinking
关键词
人类学
学术创新
创新过程
创新方法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0
1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被引量:1
2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被引量:15
3
《朱子语类·论读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
被引量:1
4
[英]W.I.B.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陈捷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15页.
被引量:2
5
Linton, Ralph, The Study of Man, New York : D. Apple - Lon - Century, 1936, p. 306.
被引量:1
6
Hoebel, E. A. Anthropology, 3rd. ed., New York: "I~lcGraw - Hill, 1966, p. 306.
被引量:1
7
[英]F.培根.《新工具》,许宝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5页.
被引量:1
8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第11—17章,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被引量:1
9
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462.
10
[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8-509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6
1
熊迅.
从“雪球”到“史记”:《汉民族史记》中的表述结构与认同传播[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91-196.
2
支运波.
艺术人类学的中国意识[J]
.文化艺术研究,2009,2(4):59-63.
被引量:2
3
王鉴.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本土化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1999(3):85-90.
被引量:6
4
叶育登,方立明,奚从清.
试论创新文化及其主导范式[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3):87-93.
被引量:18
5
朱凌飞.
文化人类学学科体系的本土化建构与继往开来——《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评析[J]
.西北民族研究,2009(2):223-225.
6
辛子.
迷失抑或回归:审美范式的当代转换[J]
.社会科学战线,2009(9):72-74.
被引量:1
7
吴晓蓉.
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J]
.教育学报,2009,5(6):16-22.
被引量:8
8
梁鸿.
丁帆:“历史-美学”批评及其启蒙性[J]
.当代作家评论,2010(1):29-36.
被引量:2
9
程虹.
宏观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一种基于质量安全的分析视角[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1):129-134.
被引量:27
10
戴从容.
学术批评的新模式?——个人化批评带来的启示[J]
.文艺理论研究,2010(1):110-11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陈英初.
关于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的几点看法[J]
.贵州民族研究,1998,18(4):1-4.
被引量:2
2
陈英初.民族学哲学刍议[G].中国民族学学会编.民族学通讯(122).
被引量:1
3
王铭铭.非我与我[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4
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创新工程研究报告[第1期].
被引量:1
5
王雨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三点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8-30.
被引量:2
6
薛勇民,王继创.低碳发展蕴含生态价值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0-11.
被引量:1
7
陈学明.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0(4):8-17.
被引量:64
8
苏庆华.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J]
.思想战线,2012,38(1):145-146.
被引量:4
9
袁鼎生.
美生人类学的生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4):30-35.
被引量:7
10
王松霈.
生态经济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11-16.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陈英初.
理论创新: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新进路[J]
.广西民族研究,2013(1):66-7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石林,黑洁锋.
多学科视角下的侗族家谱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1):13-18.
被引量:1
2
何若.
民族学视野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分析[J]
.才智,2014,0(9):305-305.
3
张继焦,吴玥.
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和三个意义[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70-182.
被引量:4
4
袁同凯,张佳雪.
新时代民族学中国学派建设:历史脉络、发展需求与未来方向[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5):58-71.
被引量:5
1
张保振.
善待问题才能解决问题[J]
.领导科学,1996(7):22-22.
2
李宪生.
增强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J]
.新东方,2014,0(5):1-4.
3
金绳初美.
“在前进的世界学术的广场上树起一面鲜明的中国旗帜”的实践著作[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3):9-10.
4
荣新江.
敦煌学:21世纪还是“学术新潮流”吗?[J]
.中国民族,2005(1):56-58.
被引量:3
5
杨雄.
确立青年优先的社会政策[J]
.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9(4):18-22.
被引量:1
6
张申清.
我们该树立怎样的“问题观”[J]
.当代广西,2005(1):50-50.
7
孔令俊.
善于发现问题的艺术[J]
.领导科学,1995(6):23-24.
8
景天魁.
从社会学中国化到中国社会学普遍化[J]
.杭州,2015(24):32-33.
被引量:3
9
苗尤凤.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新贡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8(S1):43-50.
10
领导决策信息[J]
.领导决策信息,2009(39):16-16.
思想战线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