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仲裁与诉讼的关系——以仲裁裁决的撤销为切入点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仲裁作为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其产生与发展是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长期相互依存与抗衡形成的产物。它不仅体现了一种社会需求,而且还代表了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在探求仲裁体系的发展历史时,无法忽略仲裁与国家权力、诉讼关系这条主线。因此,以仲裁裁决的撤销为切入点,研究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明确双方相互合作、博弈状态的同时,摆正仲裁的独立地位,探索如何发挥仲裁制度的优势,使其不断完善与健全。
作者
凌晨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福建法学》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仲裁
诉讼
撤销裁决
法院监督
分类号
D925.7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谢新胜.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废弃论”之批判[J]
.法商研究,2010,27(5):126-133.
被引量:2
2
马占军.
论我国仲裁裁决的撤销与不予执行制度的修改与完善——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J]
.法学杂志,2007,28(2):108-111.
被引量:14
3
胡滨斌.
论仲裁的性质及与服务贸易总协定之关系[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0-35.
被引量:1
4
赵登伦.
仲裁的性质[J]
.河北法学,2002,20(B11):156-159.
被引量:7
5
谭兵主编..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25.
6
陈治东著..国际商事仲裁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48.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肖永平.
也谈我国法院对仲裁的监督范围——与陈安先生商榷[J]
.法学评论,1998,16(1):42-49.
被引量:57
2
朱利安,D·M·刘,苏敏.
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性质[J]
.环球法律评论,1987,9(6):53-58.
被引量:5
3
陈开琦.
仲裁:众所瞩目的新焦点——仲裁制度功能初探[J]
.社会科学研究,1997(3):82-86.
被引量:3
4
陈安.
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评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5(4):19-30.
被引量:65
5
郭玉军,陈芝兰.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非国内化”理论[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1):103-117.
被引量:25
6
赵秀文.
论法律意义上的仲裁地点及其确定[J]
.时代法学,2005,3(1):13-20.
被引量:32
7
赵登伦.
仲裁的性质[J]
.河北法学,2002,20(B11):156-159.
被引量:7
8
高菲.中国法院对仲裁的支持与监督: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J].中国对外贸易,2001,(6):7.
被引量:6
9
韩德培.国际私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被引量:14
10
A. Bernard. L'arbitrage Volontaire en Droit Prive. 193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
1
熊海量.
我国仲裁司法监督混同困境的优化路径[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5):81-93.
被引量:1
2
胡滨斌.
论仲裁的性质及与服务贸易总协定之关系[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0-35.
被引量:1
3
高媛,董小龙.
北京2008年奥运仲裁的司法监督问题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21(3):60-67.
4
李素卿.
完善仲裁司法监督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0):178-179.
被引量:1
5
陈运来.
我国农业保险仲裁的现实缺位及立法对策[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2):81-85.
被引量:5
6
刘学科.
浅析仲裁裁决监督相关基础理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7):127-127.
被引量:1
7
高玲飞,曲晶,马燕,李燕.
从合同效力角度看仲裁协议的效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1):64-65.
被引量:1
8
韩方英.
浅议民事仲裁制度及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2):36-37.
被引量:1
9
王德新.
仲裁司法监督的定位:过度干预抑或适度监督——以英、法两国为对象的分析[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4):75-78.
被引量:1
10
韩平.
我国仲裁裁决双重救济制度之检视[J]
.法学,2012(4):58-65.
被引量:6
1
卢松.
《纽约公约》与裁决的撤销[J]
.北京仲裁,2009(1):58-69.
被引量:2
2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仲裁法>修改"课题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建议修改稿)[J]
.仲裁研究,2006(2):49-59.
被引量:4
3
李如章,冯亮,袁峻,姜逾婧.
法律信箱[J]
.人民之声,2005,0(1):46-46.
4
如何申请仲裁?[J]
.司法业务文选,2005,0(14):28-28.
5
陈治东.
我国仲裁裁决撤销程序若干法律问题之剖析——兼谈裁决撤销程序的立法完善[J]
.法学,1998(11):40-49.
被引量:13
6
余先予,徐红卫.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J]
.政治与法律,2000(6):39-43.
被引量:4
7
田晓云.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中的重新仲裁问题探讨[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12(4):15-18.
被引量:4
8
赵春雪.
仲裁的司法监督和支持[J]
.天津法学,1999,24(3):33-35.
9
马占军.
关于广州仲裁委员会近十年被撤销案件的思考[J]
.仲裁研究,2005(3):58-71.
被引量:6
10
何梅.
试论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完善[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37-40.
被引量:1
福建法学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