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保障措施探索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可以有效的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融合在一起,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并且适应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地实现了校企双赢。
作者
王永红
机构地区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7期36-38,共3页
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保障措施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王荣明.
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技能型人才[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131-132.
被引量:2
2
孙云早,孙秀英.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2):14-17.
被引量:10
3
袁银枝.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33-36.
被引量:44
4
李莹,刘国华.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探讨[J]
.科技广场,2009(2):227-22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何向荣.
突破障碍 创建“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8(5):43-44.
被引量:18
2
张强,仝丙昌.
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3):49-49.
被引量:8
3
姚钦英.
广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4):17-19.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59
1
刘爽.
走“校企合作”道路,显高职教育优势[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14.
2
耿云红.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202-202.
被引量:6
3
沈宜蓉,史建权.
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8):45-46.
被引量:3
4
郭琳.
日本“产官学合作”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
.辽宁教育研究,2008(9):106-108.
被引量:10
5
李利军.
优化校企合作环境 增强深圳特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1):6-7.
被引量:1
6
李继睿,李玉珍,肖怀秋.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广东化工,2009,36(5):229-232.
被引量:17
7
范淑娜,黄日强.
高等职业院校加强科研促进校企合作的探讨[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34-36.
被引量:5
8
付成波,杨忠宝.
关于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250-251.
被引量:4
9
段莹.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校企“零距离对接”人才合作培养问题刍议[J]
.广西教育,2009(30):49-50.
被引量:3
10
林尔.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7-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0
1
袁银枝.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33-36.
被引量:44
2
徐建平.
与成长型企业深度合作 拓展高职教育新思路[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50-51.
被引量:12
3
孙玉杰.
“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09(2):16-17.
被引量:2
4
颛孙丰勤.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J]
.考试周刊,2009(35X):202-203.
被引量:6
5
张宝君.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111-114.
被引量:251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
.宁夏教育,2010(9):6-20.
被引量:27
7
吕洪霞.
基于产业集群背景的浙江高职教育发展构想[J]
.职教论坛,2010,26(33):32-36.
被引量:5
8
吴玉红.
关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开展“工作室制”项目课程教学的探讨[J]
.艺海,2011(2):88-89.
被引量:13
9
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
政府主导 学校主体 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1(4):80-82.
被引量:96
10
王东,张慧霞.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本土经验及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6):11-15.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7
1
林海波.
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林区教学,2013(8):12-13.
被引量:1
2
连茜平.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不应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J]
.职教通讯,2013(23):61-63.
被引量:4
3
王文凤,闫飞,权凌风,侯乃文.
高职院校印刷专业的产教合作与工学结合初探[J]
.新校园(上旬刊),2013(11):88-89.
4
杨宏.
校企合作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保障措施[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28):447-447.
5
王伟麟.
校企合作与成效评价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设计[J]
.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74-75.
6
王卓.
农业校企合作新业态激活脱贫攻坚新动能探讨[J]
.南方农业,2019,13(2):164-165.
7
金锦姬.
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小语种专业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37):7-7.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祁小波.
职业院校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时代经贸,2014,12(6):319-320.
2
郑丽,张向红,王永春.
学生校外实训成功的关键要素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20):279-280.
3
李曼,刘永红.
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探索[J]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9-21.
4
王振华,樊伟伟,吴正茂,马广岭.
新常态下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33):96-100.
被引量:2
5
张飞霞.
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经验与反思--以长青学院为例[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1(2):86-91.
被引量:2
1
于栋梁.
自媒体时代技校生管理措施探索[J]
.职业,2016,0(11):53-54.
2
杨恩福.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10X):171-171.
3
董栋.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措施探索[J]
.考试周刊,2013(53):153-154.
4
张骥飞,袁春兰,韩晓霞.
高校职业指导理论探索[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10):198-198.
被引量:2
5
李成龙.
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班的意义[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3):5-5.
被引量:2
6
高音,邓春姊.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打造品牌专业的重要意义[J]
.经营管理者,2012(24):313-313.
被引量:1
7
沈志鹏.
论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26):29-29.
被引量:3
8
陈柏林.
试论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
.学理论,2012(17):227-228.
被引量:8
9
金志宇.
顶岗实习阶段职校学生学业评价之研究[J]
.时代教育,2010(5):242-243.
被引量:4
10
丁洁静.
着于尊重,成于发展——浅谈高等职业学校的尊重教育[J]
.今日科苑,2009(24):259-259.
职教通讯
2012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