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国初期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1949-1956年)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建立新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中国高层领导人有意识地建立了一些研究和教学机构,创办了一些国际问题研究期刊,这为今天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一时期国际问题研究工作的首要出发点是配合当时中国的对外斗争,因此体现出了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深、政治性突出、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等特点。
作者
陈迎春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8-94,共7页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
苏联模式
外交学中国化
学科建设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17.
被引量:3
3
脱下军装换正装:将军当大使[J]
.世界知识,2009(19):20-21.
被引量:1
4
陈敏之,顾南九.顾准日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何方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6
萧扬.
忆张闻天创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J]
.世界知识,2006(17):38-40.
被引量:2
7
何方著..何方谈史忆人 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287.
8
徐则浩著..王稼祥年谱 1906-197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19.
9
谢黎.
忆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外交团体的诞生[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9,11(4):73-76.
被引量:1
10
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中国领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8
1
张振鵾.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50年:回顾与展望[J]
.河北学刊,2000,20(6):72-80.
被引量:3
2
尚伟.
均势理论与世界秩序[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2):121-124.
被引量:2
3
乐波.
全球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J]
.孝感学院学报,2005,25(1):112-116.
4
张静.
探索西方国际关系“精神的历史”的经典之作——评《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J]
.学术论坛,2005,28(6):59-61.
被引量:1
5
孙若彦.
依附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113-117.
被引量:3
6
梁军.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滥觞——《二十年危机》与爱德华·卡尔的国际关系思想研究[J]
.历史教学问题,2005(5):26-30.
被引量:2
7
梁军.
永恒的权力主题——试析爱德华·卡尔的国际思想[J]
.社会主义研究,2005(6):110-112.
8
梁军.
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论”[J]
.社会主义研究,2006(2):112-114.
被引量:2
9
黄振辉.
依附论的理论叙事结构分析及批判[J]
.学术探索,2006(2):94-99.
被引量:2
10
司德坤.
对均势生成机理的历史思考[J]
.理论探索,2006(3):37-4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2
1
秦亚青.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知识构建[J]
.当代中国与世界,2021(3):64-73.
被引量:5
2
张旗,白云真.
中国学派的新探索与中国国际关系知识体系构建[J]
.国际观察,2022(4):30-58.
被引量:5
3
郭树勇.
论新型国际关系中的扶助外交及其主要特点[J]
.国际观察,2022(1):1-30.
被引量:5
4
苏长和.
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现状和发展[J]
.国际展望,2009,1(2):47-55.
被引量:9
5
马启民.
邓小平开放理论的国际比较[J]
.人文杂志,1998(5):28-31.
被引量:2
6
倪世雄,许嘉.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历史回顾与思考[J]
.欧洲研究,1997,18(6):11-15.
被引量:16
7
赵玉梁,赵晓春,楚树龙.
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学体系——上海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纪要[J]
.现代国际关系,1987(4):3-6.
被引量:11
8
乐黛云.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J]
.文学评论,1997(4):61-71.
被引量:32
9
王沪宁.
文化扩张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3):9-15.
被引量:97
10
王联.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J]
.国际政治研究,1994,15(3):44-4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钟飞腾.
百年大变局、中国与国际关系学学科的起源[J]
.东亚评论,2019,0(1):19-59.
被引量:4
2
张笑吟,郭树勇.
重读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探索与发展:一种文明互鉴的视角[J]
.国际论坛,2024,26(2):134-1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钟飞腾.
大国崛起的决策与国际研究的互动机制——兼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J]
.东亚评论,2021(1):47-82.
2
门洪华.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与方向[J]
.国际观察,2020(5):33-52.
3
李云龙,赵长峰.
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与国际关系学科发展[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4-28.
4
杨紫茵.
国际关系学科起源动因探析——基于对英国和瑞士的国际关系学科建制分析[J]
.国际政治研究,2023(4):131-147.
5
陈康令.
从交流到交锋:17-19世纪中西方文明交往的过程分析及启示[J]
.国际观察,2024(3):29-55.
1
陈岳.
对建立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
.教学与研究,2005(4):80-84.
被引量:3
2
戴玉洁.
试述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J]
.大观周刊,2012(40):20-21.
3
阎小骏.
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理论[J]
.国际政治研究,2000,21(1):58-62.
被引量:3
4
郎振婳.
由国际政治学第二次大辩论引发的中美博弈分析[J]
.现代交际,2015(6):108-108.
5
熊兴,胡宗山.
国际能源合作的政治学理论述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5):45-49.
被引量:1
6
Abstracts[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2):4-7.
7
梁守德.
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J]
.外交学院学报,1997(2):40-46.
被引量:12
8
李寒梅.
从现实主义视角看朝鲜核危机[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30-33.
9
李娇.
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的探索[J]
.同行,2016,0(11):437-437.
10
龚泽宣.
再论“民主扩展论”的二律背反[J]
.东南亚研究,2002(2):69-76.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