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国有企业隐性失业与完善失业保障制度
被引量:11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参考文献6
-
1董为人,仇欣霞,陈英华.基于自主学习平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导)+学”理念及其实践[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8,20(4):293-295. 被引量:20
-
2王珠珠.教育信息化2.0:核心要义与实施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18,0(7):5-8. 被引量:115
-
3徐海滨.毒理学的发展是实施食品安全保障的技术支撑[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21(4):304-308. 被引量:18
-
4陆璐,张晶,肖顺华,洪素丽.“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82-283. 被引量:23
-
5赵增辉,刘星光,郝鹏,冯元慧,李龙飞.课程信息化驱动下多元混合考核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5(14):31-34. 被引量:10
-
6孙翔,冯庆革,黄华存,唐艳葵,梁艳.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式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4(24):69-71.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40
-
1郑定仙.我国食品毒理学回顾与展望[J].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80-1881. 被引量:8
-
2吴又桐,杨杏芬,罗建波,黄俊明,陈避锋,蔡玟,黄志彪.全国部分毒理学实验室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513-1514. 被引量:1
-
3王彦波,韩剑众.食品毒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2):95-97. 被引量:23
-
4李宁.国内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现状和发展[J].毒理学杂志,2007,21(5):368-370. 被引量:13
-
5乔爱玲.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17):60-63. 被引量:9
-
6温萍.论“第四代评价理论”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35-136. 被引量:21
-
7李悠慧.我国食品毒理学发展50年[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9,11(6):5-7. 被引量:3
-
8陈君石.国外食品毒理学进展[J].卫生研究,1995,24(S2):2-5. 被引量:3
-
9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8):79-83. 被引量:781
-
10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程建钢.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被引量:337
共引文献195
-
1赵增辉,李龙飞,滕桂荣,冯元慧,刘星光,郝鹏.地矿类院校材料力学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山东科技大学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S01):30-34. 被引量:1
-
2李敏,王静,王海华,李晶,周萍萍.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生理学智慧课堂[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4):42-44. 被引量:7
-
3李建国.以应用创新为切入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J].江苏教育,2021(17):53-58.
-
4杨智超,姚佳佳.教育信息化视域2.0下语文教学困境破解与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22(S02):106-108.
-
5赵浩然.基于Online To Offline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7):209-210. 被引量:5
-
6张高飞,陈琳,毛文秀,文燕银.信息技术服务老年学习现代化:实施路径与关键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21(3):61-66. 被引量:19
-
7杜萃雯.教育信息化2.0时代STEAM理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实施[J].当代家庭教育,2022(7):95-97.
-
8王琪.地方民办高校中药学专业建设问题探讨[J].才智,2020(2):88-88.
-
9刘志宗.关于食品毒理学教学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68-369. 被引量:7
-
10江芸,金邦荃,刘琛,詹巍.《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61-12862.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96
-
1徐祥生,王磊.中国居民收入分化与阶级分层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9(1):29-39. 被引量:6
-
2潘纪民,陈郁,黄自义,施克志,赵美兰.宁夏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1999(3):54-62. 被引量:5
-
3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4):4-12. 被引量:48
-
4肖文涛.当今中国贫富分化与社会分层问题研究[J].东南学术,1999(5):97-103. 被引量:13
-
5阎小培.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社会结构变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2):71-79. 被引量:7
-
6何承金,蒋青.四川省城市居民贫困问题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26-33. 被引量:2
-
7赵晓彪,牛存勇.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3):46-49. 被引量:4
-
8邵德兴,高国舫.论城市扶贫与制度创新——浙江省城镇贫困层问题浅析[J].浙江社会科学,1998(2):86-91. 被引量:3
-
9胡学勤.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7(6):45-49. 被引量:8
-
10李秉濬.两极分化论新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3(4):55-6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1
-
1蒲艳萍.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有效就业分析与协整检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3-58. 被引量:15
-
2夏少刚,张敏.失业保险制度的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6,15(1):38-41. 被引量:5
-
3蒲艳萍.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J].人口与经济,2006(1):55-59. 被引量:21
-
4赵骅,龙树发.社会福利博弈模型成立的条件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0):139-142. 被引量:2
-
5文小才,刚成军.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放大效应相对不足之原因与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7,21(1):52-56. 被引量:5
-
6康中周.就业政策研究中的误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16(1):52-56.
-
7边俊杰.国企改革中社会保险深层次问题研究──兼谈国企改革社会保险体系重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22(5):35-39. 被引量:1
-
8邓志旺,蔡晓帆,郑棣华.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J].人口与经济,2002(5):37-41. 被引量:42
-
9刘玉亭,何深静,顾朝林.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研究[J].城市问题,2002(5):45-49. 被引量:14
-
10傅道忠.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选择[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1(4):10-1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68
-
1时晟蓉.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08(1):108-111. 被引量:7
-
2冰河,罗勇.GIS在城市贫困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6(z2):16-19.
-
3邢建武,周雯.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县级数据的经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12-16. 被引量:1
-
4张建武,赵勋.广东省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J].中国人口科学,2010(S1):95-101. 被引量:3
-
5黄玲.三峡库区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08(12):82-84.
-
6冯明,李学民,陈英.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增长、外贸及FDI对就业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268-272. 被引量:1
-
7赵领娣,李瑞琦,胡明照,杨明晔.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18-27. 被引量:2
-
8杲永亮.扩张性货币政策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市场论坛,2004(5):38-39. 被引量:1
-
9周鹏,任建兰.山东省就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进程的关联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6):427-429. 被引量:3
-
10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中国软科学,2005(1):64-70. 被引量:83
-
1宋晓茹,孙艳平,宫伟.隐性失业——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J].党政干部学刊,1997(6):20-23.
-
2夏杰长.我国失业保障制度运行的矛盾与解决对策[J].财贸研究,2000,11(3):33-36.
-
3陈庆云.中国失业保障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1):54-58.
-
4甄朝党,王力宾,易守宽,周春林,张亚梅,严乃贵.云南省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18(S2):62-89. 被引量:3
-
5范芹.就业:一个沉重的话题(上)[J].文明与宣传,1997(9):7-9. 被引量:1
-
6查瑞传,穆光宗.我国“隐性失业”现象透视[J].前线,2000(12):22-24. 被引量:3
-
7金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J].理论与当代,1999(9):16-17.
-
8张娜.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法律制度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1):66-68.
-
9沈连元.论现阶段我国的失业和工会的对策[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9,8(4):64-68.
-
10陆秀华,孙秀珍.我国城镇失业保障法律制度探析[J].活力,2008(10):3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