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的地域性实践探讨——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城市广场为例
摘要
城市广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本文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为例,探索将地域性理论融入到城市广场设计实践中,以期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发展。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148,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李东坡.黄河在商丘的迁徙及其影响[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69-71. 被引量:5
-
2(丹麦)杨·盖尔 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被引量:4
-
3(美)芒福德 倪文彦 等.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被引量:2
-
4诺伯特·舒尔茨著.施明植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中国台北:尚林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
5Garnham,H.L.Maintaining the Spirit of Place:A Proces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own Character[M].Mesa:PDA Publishers Corporation,1985. 被引量:1
-
6Relph,E.Place and Placelessness[M].London:Pion Limited,1976. 被引量:1
-
7Trancik,R.Fi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 Design[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Inc,1986. 被引量:1
-
8(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9Shirvani,H.The Urban Design Process[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85. 被引量:1
-
10朱元恩.解读城市广场建设的盲点[J].中国园林,2004,20(2):49-5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24
-
1邱希阳.浙北地区乡村文化景观类别研究[J].浙江园林,2020(2):43-51.
-
2刘秋吟.诗意的回归——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园林景观意境营造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2020,0(1):74-76. 被引量:4
-
3欧阳勇锋,和太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2):42-43. 被引量:7
-
4王丹丹,潘亦佳,黄冬梅.城市广场的地域性实践探讨——以乌兰浩特兴安盟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为例[J].北京园林,2012,28(2):7-10. 被引量:1
-
5王蕾.西安市长安广场规划设计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S1):84-86. 被引量:2
-
6欧阳尚海.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展现自然景观特征[J].神州,2014(18):186-186.
-
7张志刚.浅谈市民广场建设的不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3):100-101.
-
8段斐,邹志荣.大雁塔北广场规划设计赏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4):68-71. 被引量:7
-
9陶晓辉.广州城市广场建设随谈[J].广东园林,2006,28(1):39-42.
-
10赵明鹏.浅谈城市广场的发展及设计[J].山西建筑,2006,32(9):22-23. 被引量:3
-
1王丹丹,潘亦佳,黄冬梅.城市广场的地域性实践探讨——以乌兰浩特兴安盟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为例[J].北京园林,2012,28(2):7-10. 被引量:1
-
2肖福林,蔡江瑶.地域主义在西方的学术发展脉络[J].建筑与文化,2014(5).
-
3栗兴,华峰.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选择--“新地域”的启示,以柯里亚代表作为例[J].城市建筑,2015,0(27):200-200.
-
4戴路,王婷婷.开放与回归——文化视角下新世纪外来建筑作品场所精神的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5(1):115-117. 被引量:1
-
5王卿宇,孙佳,吴婕.闽南建筑的新表达[J].福建建筑,2014(8):37-38.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