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宪法的生态化趋势谈公民环境权入宪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境时代推进了法律的生态化进程,在环境时代的冲击下,宪法的生态化已经成为必然。宪法的生态化完善需要基于自由权和发展权而发展起来的环境权入宪,体现环境时代环境权利的保护。通过对公民环境权概念的解读与界定,提出宪法位阶上环境权的定义,分析公民环境权入宪的理由及我国宪法的立法现状,进而提出构建我国公民环境权条款的立法设想。
作者
兰岚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法学院
出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7-38,共2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关键词
环境权
公民环境权
宪法
生态化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6
1
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06.
2
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322.
3
陈德敏..环境法原理专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78.
4
张一粟,陈奇伟.
论我国环境权入宪的基本架构[J]
.法学论坛,2008,23(4):109-114.
被引量:14
5
周莹.
环境权入宪的法律构想[J]
.理论前沿,2008(12):21-22.
被引量:4
6
王斌.
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J]
.山东社会科学,2008(2):130-13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陈泉生.
环境侵害概念初探[J]
.科技与法律,1994(3):51-54.
被引量:12
2
李步云,邓成明.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J]
.中国法学,2002(3):41-49.
被引量:50
3
张翔.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J]
.法学研究,2005,27(3):21-36.
被引量:421
4
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16
5
崔丽,吕忠梅:环境权条款应写入宪法[N].中国青年报,2004-08-13.
被引量:2
6
[意]莫诺·卡佩莱蒂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和未来的民事诉讼[M].徐昕,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4.
被引量:1
7
Juan Antonio Oposa et al. v. Fulgencio S. Factoran, Jr. et al., G.R. No. 101083 (Sup. Ct. of the Phil., 1993).
被引量:1
8
[美]卡尔·布鲁克.非洲宪法位阶的环境法:赋予宪法条款执行力[C]∥.张一粟,译.环境资源法论丛(第7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87.
被引量:1
9
[美]安德鲁·内森著.中国权利思想的起源[C]∥.黄列,译.夏勇主编.公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6.
被引量:1
10
Gabcikovo- Nagymaros Project (Hung. v.Slovak.), 1997 I.C.J. 97, 97- 110 (Sept.2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4
1
方印.
环境法上的公众权利——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J]
.河北法学,2021,39(7):2-40.
被引量:16
2
齐延平,于文豪.
中国人权法学的学科独立性初探——以2008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1-103.
被引量:7
3
陈海嵩.
环境法学方法论的问题划分与实践运用——以“环境权入宪”为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4):128-132.
被引量:2
4
陈海嵩.
环境法学方法论的问题划分与实践运用——以“环境权入宪”为例[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47-52.
被引量:7
5
刘超,秦小建.
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反思环境权入宪[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6):50-55.
被引量:2
6
王世进,刘恣宏.
环境权理论的发展与环境权入宪的反思[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3(4):63-66.
被引量:7
7
辛士祥,葛书环.
浅析环境权入宪[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5(4):73-76.
8
凌斌.
规则选择的效率比较:以环保制度为例[J]
.法学研究,2013,35(3):17-36.
被引量:18
9
郇庆治.
环境人权在中国的法制化及其政治障碍[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14-21.
被引量:6
10
陈海嵩.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J]
.法学研究,2014,36(3):62-81.
被引量:147
同被引文献
42
1
肖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安机关机构变迁与重构[J]
.政法学刊,2012,29(5):58-66.
被引量:2
2
张晶,刘焱.
高智能犯罪研究[J]
.法学,2005(3):80-84.
被引量:5
3
盛德元,谭锦绣.
刑侦工作专业化思考[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1):34-37.
被引量:2
4
杨宜民.
刑事侦查专业化的当前话语[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39-43.
被引量:2
5
竺效.
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归责原则的两分法及其配套措施[J]
.政治与法律,2007(3):89-94.
被引量:26
6
梅献忠.
环境问题与民法的生态化[J]
.重庆社会科学,2007(7):87-90.
被引量:6
7
沈晓悦.
变“环保风暴”为长效机制——环境管理体制要适应历史性转变[J]
.环境经济,2007(8):56-59.
被引量:8
8
[美]塞缪尔·沃克.美国警察[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9:281,282.
被引量:7
9
王国琦.
俄罗斯环境警察[J]
.人民公安,2007(19):46-47.
被引量:9
10
网民:是公民,还是人民[EB/OL].鹏达淘诚网,2011-07-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孔繁玲.
互联网背景下制度反腐建设宪法化的逻辑起点[J]
.学术交流,2012(11):76-78.
2
高文骁,邢捷.
论我国建立环境警察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151-156.
被引量:6
3
许伟杰.
浅论我国宪法构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架构[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2):82-87.
4
王仲羊.
公安机关侦查权配置专业化研究[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27(6):84-90.
5
任雨凡.
法律与保险协调中的环境风险规制——以《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草案)》为中心[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9,32(3):72-80.
被引量:2
6
张维新.
当代中国“法律生态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之研究——基于法律体系与法律制度的立法视角[J]
.现代农业,2019,0(11):14-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时贵.
我国生态警察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路径[J]
.研究生法学,2020(1):86-93.
2
张宪伟.
浅谈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在执法应用中的问题[J]
.天津科技,2015,42(7):91-93.
3
杨罡.
我国成立环保警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5,7(34):394-395.
4
倪义福,熊纬辉.
构建生态警察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7,17(3):5-9.
5
沈晓云,任洪涛.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监管困境与运行机制的路径选择——以《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研究对象[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0(2):109-116.
被引量:1
6
潘晓滨,黄昱菲.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进路探析[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6-23.
被引量:1
7
张尤佳,王英男.
辽宁省地方立法生态化困境与思考[J]
.环境生态学,2022,4(2):95-98.
被引量:1
8
齐晓亮.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样态、机制及对策研究——以公安机关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3,32(4):111-118.
9
吴昊,文津.
构建生态警察制度的必要性分析[J]
.好家长,2019,0(14):254-254.
1
邓娟,刘路.
宪法生态化的理论分析及模式构建[J]
.法制与社会,2008(12):1-2.
2
夏少敏,张卉聪,王凤斌.
我国宪法应确认公民环境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2):30-31.
3
孙佳.
环境时代下国民待遇原则受到的挑战及对策[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2X):309-309.
4
苑博,张子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刑事法治建设之考量[J]
.经济研究导刊,2014(5):249-250.
被引量:1
5
周杨,张维新.
“新农村”法律生态化进程刍议[J]
.法制与经济,2012,21(9):63-64.
6
陈泉生.
论环境时代可持续发展宪法地位的确立[J]
.亚太经济,2003(1):66-69.
7
陈泉生,林龙宗.
环境时代法学“生态人”模式初探[J]
.东南学术,2009(1):157-167.
被引量:8
8
陈泉生.
环境时代宪法对环境资源公平享用的确认[J]
.现代法学,2004,26(6):133-139.
被引量:1
9
刘星宇,卜欣.
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的生态化重构[J]
.北方环境,2004,29(4):14-16.
被引量:1
10
董双锋.
论我国环境侵权制度的完善——兼评将生态破坏纳入环境侵权的范围之内[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4):52-53.
被引量: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