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探讨新生儿黄疸临床实效借鉴价值体会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病理特征。分为生理黄疸、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危及生命,要早期诊断和救治。并发症表现为脑机能受损,病理路径是脂溶性游离胆红素增加,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严重脑细胞损坏而遗留日后脑瘫。因此,预防,救治及护理十分重要,实施积极防治监护疾病的方案,更能赢得患儿康复的功效。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8小时出现,第2周后,黄疸开始减少。新生儿病理黄疸,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发现快程度重,消退晚或退而复发等,严重者,因脂溶性游离胆红素增加而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严重脑细胞损坏。确诊后应立即就诊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 付晓杰
机构地区 长春市儿童医院
出处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2期99-99,共1页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