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杭州丁氏聚珍仿宋体的创制与贡献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二十世纪初,杭州丁辅之、丁善之兄弟参考北宋古刻善本,仿写创制了一种印刷活字字体,这种字体横竖粗细相等,笔画秀丽,字形有长体、方体和扁体,美观大方,当时命名为“聚珍仿宋”,并且一问世就获得当时出版界、印刷界的欢迎,对促进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重大贡献。
作者
王火青
机构地区
江苏教育学院
出处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1,共6页
The Documentation
关键词
仿宋体
杭州
教育事业发展
二十世纪初
中国文化
出版界
字体
印刷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金旭明.
平面设计反思: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J]
.装饰,2003(6):38-38.
被引量:12
2
胡学彦.
西泠印社的创建及其出版活动[J]
.出版史料,2009(3):106-109.
被引量:1
3
韦力编..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刊补编[M].北京:线装书局,2006.
4
周其厚著..中华书局与近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7:251.
5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 第四册[M],1984:516页.
共引文献
11
1
乐少辉.
探析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57-258.
被引量:3
2
王秀玲,张杰.
后现代主义设计语境中的标志设计[J]
.包装工程,2008,29(1):171-173.
被引量:8
3
齐振伦.
后现代视野下的平面设计[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3):115-118.
被引量:1
4
许志红.
探析商业广告的后现代发展趋势——以80后、90后的消费文化为视角[J]
.电影评介,2010(14):111-112.
被引量:1
5
于海宝.
以“文化”的名义——解读饕餮图形的内涵与设计[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1):93-93.
被引量:1
6
雷蕾.
西方艺术思潮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J]
.中国科技博览,2012(17):197-197.
7
马璁珑,郝晓秀.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影响的探究[J]
.包装工程,2017,38(16):67-70.
被引量:3
8
桑春花,陈新华.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3):15-17.
被引量:7
9
王云菲,崔生国.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广告设计业的影响[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5X):88-90.
被引量:1
10
彭雅渲.
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中“游戏性”研究[J]
.Design(汉斯),2024,9(3):126-135.
同被引文献
4
1
金建陵.
丁氏弟兄与“聚珍仿宋体”[J]
.钟山风雨,2008,0(5):59-60.
被引量:1
2
王佩娇.
浅析“聚珍仿宋体”设计[J]
.科技信息,2011(10):167-167.
被引量:1
3
傅永和.
浅析四种印刷字体[J]
.语文建设,1993,0(5):24-26.
被引量:3
4
孙明远,李冰湜,黄莹.
易木为铅——聚珍仿宋体的开发及其周边[J]
.装饰,2015(9):106-10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史明文.
《新疆礼俗志》版本考略[J]
.新疆地方志,2023(2):36-39.
2
甄沛佳.
浅析“聚珍仿宋”的优缺点[J]
.北方文学(下),2017,0(6):266-266.
1
温端政,陈子明.
太原方言同音字汇[J]
.语文研究,1992(3):46-51.
被引量:2
2
王彦淇.
英语歌曲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创业家,2013(22).
被引量:3
3
宋体字是谁创造的[J]
.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2004(1):4-4.
4
朱宇丹.
浅议英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问题[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115-118.
被引量:1
5
余伟星.
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5):117-118.
被引量:1
6
范良慧.
论反义复合词“横竖”的语法化[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11):64-66.
被引量:2
7
徐复岭.
副词“横竖”流变考略[J]
.汉字文化,2013(4):16-22.
被引量:4
8
《统计研究》“正文”要求[J]
.统计研究,2011,28(11):104-104.
9
孙明远.
聚珍仿宋体的开发技术与蓝本考辩[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10):15-16.
被引量:1
10
厉霞.
杂说“横竖”——浅析副词“横竖”的产生与发展[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4):128-128.
文献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