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3-74,共2页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8
-
1施丁.说“通”[J].史学史研究,1989(2):3-12. 被引量:6
-
2王宝平.早稻田大学所藏俞曲园遗稿《春在堂尺牍七》[J].文献,2006(1):91-101. 被引量:6
-
3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被引量:1
-
4谢超凡.《游心与呈艺:晚清文化视阈下的俞樾及其文学著述》,《(春在堂全书)流传情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337页. 被引量:1
-
5《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六,卷二四九同治七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479页. 被引量:1
-
6俞樾.《春在堂尺牍五》,《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8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79页. 被引量:1
-
7俞樾.《春在堂随笔一》,《春在堂全书》第五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397页. 被引量:1
-
8俞樾.《春在堂尺牍》卷一《与肃毅伯李少荃同年前辈》,《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8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25页. 被引量:1
-
9俞樾.《春在堂尺牍》卷一《与李少荃前辈》,《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8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27—528页. 被引量:1
-
10张燕婴.《俞樾函札辑证》,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174页.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5
-
1马新月.论中晚唐史学通识思想的发展[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0(1).
-
2陈恒.略论希腊化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5(3):46-53. 被引量:1
-
3王成军.“普世史”与《史记》通史观念之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06(1):219-224.
-
4祝宏俊.《世界通史》课程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出路[J].历史教学,2006(8):45-50. 被引量:2
-
5蒋重跃.结构·张力·历史——刘家和先生学术思想述要[J].高校理论战线,2007(1):32-41. 被引量:3
-
6陈立柱.“中国史学理论不发达”刍议[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1):133-136. 被引量:3
-
7王成军.世界历史观念下的“普世史”与《史记》的史学观[J].史学理论研究,2007(2):52-63. 被引量:2
-
8蒋重跃,刘家和.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J].学术研究,2007(4):96-101. 被引量:4
-
9张越.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路径与研究趋向[J].学术月刊,2007,39(11):115-121. 被引量:6
-
10褚新国.塔西佗史学叙事结构刍议——兼论其史学视野[J].史学集刊,2008(3):60-66.
-
1王宝平.流入东瀛的俞樾遗札[J].文献,2001(2):226-237. 被引量:2
-
2朱炜.俞樾与浙江官书局[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5(1):70-71. 被引量:2
-
3曹海峰.俞樾与图书编纂学[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0(6):52-56.
-
4王其和.论俞樾在校勘学上的成就[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2):14-20.
-
5姚春花,黄进.朴学大师——俞樾的“小说”情怀[J].兰台世界(上旬),2014(7):131-132.
-
6王卫平.俞樾与日本友人的交往[J].文献,1989(4):273-277.
-
7施观芬.俞樾“内经辩言”的校勘方法[J].医古文知识,2000,17(3):38-39. 被引量:1
-
8陈瑞赞.俞樾致张楚南手札十七通系年考释[J].文献,2013(5):142-151. 被引量:3
-
9米博华.深入浅出[J].今传媒,2007,15(3):1-1. 被引量:1
-
10李香平.俞樾《诸子平议》校勘方法之比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2):42-4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