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76,F003,共2页
同被引文献56
-
1王兰萍.论我国土地使用权与用益物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2(2):29-31. 被引量:18
-
2罗海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标——私有化[J].农业经济问题,1988,9(11):30-31. 被引量:13
-
3韩俊.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应界定为按份共有制[J].政策瞭望,2003,0(12):32-33. 被引量:20
-
4杨盛海,曹金波.失地农民路在何方[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11):47-48. 被引量:8
-
5蒋涛.城市土地供给行为与土地价格决定的经济学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1):62-65. 被引量:9
-
6安体富,王海勇.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43):19-27. 被引量:39
-
7夏啸进.香港物业税收制度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5(9):68-69. 被引量:5
-
8戴海先.土地课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涉外税务,1996(6):31-33. 被引量:1
-
9覃顺梅.开征房地产税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22(2):83-87. 被引量:5
-
10马俊驹,杨春禧.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目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3):132-14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5
-
1席晓娟,徐亮.中国现行土地税完善之法律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7,22(5):177-180. 被引量:12
-
2阮家福.中外土地税收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宏观经济研究,2009(9):75-79. 被引量:8
-
3安体富,金亮.关于开征物业税的几个理论问题[J].税务研究,2010(6):36-44. 被引量:25
-
4周金龙.城镇土地保有成本与节约集约利用[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4):58-61. 被引量:3
-
5谢志岿,曹景钧.如何制度化解决当前中国土地问题——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2(1):48-52.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68
-
1周文豪.试析中国现阶段是否具备有效开征房产税的前提和条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11):3-14. 被引量:8
-
2邵荣平.新一轮税制改革宜尽早全面启动[J].金融发展评论,2011(2):39-45.
-
3许文娟.澳大利亚土地税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2):247-249.
-
4许文娟.澳大利亚土地税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农业,2010(3):85-87. 被引量:1
-
5许文娟.澳大利亚土地税制对中国的启示[J].西部论坛,2010,20(3):34-38. 被引量:3
-
6安体富,金亮.关于开征物业税的几个理论问题[J].税务研究,2010(6):36-44. 被引量:25
-
7王诚尧.评论对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持有怀疑的各种观点[J].财政研究,2011,27(2):12-20. 被引量:23
-
8赵婕,金晓斌,唐健,张志宏,丁宁,宋佳楠.耕地占用税设置的功能定位与调控机制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28(2):102-108. 被引量:6
-
9郑贵华,王霞.开征物业税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3):7-10.
-
10肖颖君,娄爱花.开征保有环节房产税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9(4):27-30.
-
1刘群.土地课税的国际比较[J].中国第三产业,1997(5):33-34.
-
2戴海先.土地课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涉外税务,1996(6):31-33. 被引量:1
-
3解学智.土地课税制度改革思考[J].税务研究,1990(9):34-36.
-
4戴海先.对有关土地课税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1996,18(2):37-41.
-
5孙钢.对我国土地税收制度的初步研究[J].涉外税务,1997,0(9):8-11.
-
6孙钢.对土地税收制度的初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1997(60):2-20.
-
7陈前金.农业税改革刍议[J].农村财政与财务,1999,0(1):34-36.
-
8郭宏德.关于城市土地课税问题的研讨[J].涉外税务,1993,0(10):8-10.
-
9杜雪君,吴次芳,黄忠华.台湾土地税制及其对大陆的借鉴[J].台湾研究,2008(5):42-47. 被引量:7
-
10日本农业税收的优惠政策[J].上海农村经济,2011(9):4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