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修改刑事诉讼法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事再审程序,是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依法重新审理的程序。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刑事申诉权利,依法纠正错案,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公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工作已经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应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
作者
齐素
仇晓敏
机构地区
最高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2012年第1期58-62,共5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刑事再审程序
刑事诉讼法
修改工作
司法公信力
刑事裁判
法律效力
刑事申诉
司法公正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江必新.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探讨[J]
.法学,2011(5):61-71.
被引量:19
2
汤维建.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展望[J]
.中国审判,2007,0(12):4-7.
被引量:10
3
张卫平.
民事再审事由研究[J]
.法学研究,2000,22(5):102-133.
被引量:121
4
陈卫东.
刑事再审一审终审制之改造[J]
.法学家,2000(4):63-69.
被引量:6
5
张新民.
简论修改刑事再审开庭试行意见的原则及建议案[J]
.法学家,1999(3):88-9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陈瑞华.
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J]
.北大法律评论,1998(1):181-204.
被引量:105
2
张卫平.
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J]
.法学研究,1999,21(6):37-46.
被引量:112
3
邓思清.
完善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之构想[J]
.当代法学,2004,18(3):142-154.
被引量:11
4
张建良,胡子君.
我国刑事再审事由设置的反思与重构[J]
.法学评论,2005,23(1):137-142.
被引量:10
5
陈光中,郑未媚.
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改革[J]
.中国法学,2005(2):168-178.
被引量:40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7条.
被引量:1
7
2002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7条.
被引量:1
8
陈卫东.《对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的思考》,载《审判监督指导》2001年第4卷,第237页.
被引量:1
9
[日]兼子一等:《条解民事诉讼法》,弘文堂1995年版,第1267页
被引量:1
10
[日]上村明广.《再审事由》.石川明,高桥宏志编集.《注释民事诉讼法(9)》.有斐阁1996年版.第18页以下,第21页.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49
1
陈浩.
审级功能划分与再审程序[J]
.广东经济,2017,0(2X):230-230.
2
郭晓晴,万胜元,付泽.
人民法院自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律监督[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66-68.
3
王吉文,李晓芳.
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合理性探讨[J]
.西部法学评论,2008(6):81-85.
被引量:1
4
孔凡彬.
民事再审程序之审视与重构[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8(2):27-33.
5
张科.
论对已经发生既判力的案件允许有条件提起再审的合理性[J]
.西部法学评论,2006(4):44-46.
6
易继松.
从“审判监督”到“复审救济”——以当事人地位为视角的再审改革分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62-467.
被引量:2
7
徐伟,王晓娜,张勇志.
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42-47.
被引量:1
8
陈磊,卢椰枫.
论在WTO法境下构筑科学完善的民事再审制度[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2):47-50.
被引量:2
9
齐树洁.
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兼论民事再审制度之重构[J]
.法学评论,2004,22(4):43-52.
被引量:13
10
朱福勇,刘凯.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和完善[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1(4):21-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陈光中,郑未媚.
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改革[J]
.中国法学,2005(2):168-178.
被引量:40
2
樊崇义.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被引量:5
3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12.
被引量:241
4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被引量:433
5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新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68.
被引量:6
6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事诉讼法[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张斌.
从价值维度看刑事再审程序之完善[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2(3):92-95.
2
马少捷.
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事由[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7Z):270-270.
1
桂华杰,徐兵.
两岸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J]
.台湾法研究学刊,2003(1):12-15.
2
马东君.
“再审申请状”的制作[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2,5(2):38-41.
3
桂兆金.
试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J]
.法制与经济,2006(05X):47-48.
4
董超.
对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09(6):34-34.
5
汪洁.
对我国民事再审事由的认识[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93-94.
6
肖进成.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思考——兼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6):45-49.
7
刘根度,莫一新.
免予起诉案件的申诉如何处理为好[J]
.法学,1991(1):25-25.
8
许谊珈.
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J]
.新丝路(下旬),2016(8):45-48.
9
马春亮.
试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J]
.法制与社会,2007(1):446-447.
被引量:1
10
吴畅.
对中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几点思考[J]
.学理论,2010(18):139-140.
人民司法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