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官职权调查的存在理由和必要限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法官职权调查证据制度的存废在民事诉讼法学界和实务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但从发现事实、寻求实质正义等多元的视角来看这种制度性的保留有其现实意义,在适度的范围内还弥补和对抗制度当中存在的痼疾。要保证该制度不至于损害诉讼制度的公正性,应该从原则、主题和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
作者
赵哲
机构地区
西北政治大学经济法学院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关键词
法官职权
证据调查
必要限度
分类号
D90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汤维建著..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46.
2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72.
3
唐力著..民事诉讼构造研究 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43.
4
张卫平..民事证据制度研究[M],2004.
5
常怡,杨军.
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兼论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8(1):49-56.
被引量:6
6
王亚新著..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415.
7
张卫平.
论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J]
.法学论坛,2004,19(5):11-20.
被引量:49
8
王亚新.
实践中的民事审判(二)——5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运作[J]
.北大法律评论,2004,5(1):3-37.
被引量:6
9
江伟,孙邦清著..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442.
10
张卫平著..转换的逻辑 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 修订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59.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常怡.
民事程序价值之管见[J]
.现代法学,1999,21(2):13-18.
被引量:27
2
白绿铉.
论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浅见[J]
.中外法学,1999,11(1):40-52.
被引量:59
3
高树德.
客观事实与程序事实的价值冲突[J]
.法商研究,1999,17(5):58-62.
被引量:8
4
张卫平.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J]
.现代法学,1996,18(6):4-30.
被引量:162
5
张卫平.
绝对职权主义的理性认知──原苏联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评析[J]
.现代法学,1996,18(4):61-66.
被引量:19
6
赵信会.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制度[J]
.现代法学,2004,26(6):87-92.
被引量:9
7
柯阳友,吴英旗.
民事诉讼当事人真实义务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26-32.
被引量:19
8
赵泽君.
论民事诉讼程序传承与移植的冲突与协调[J]
.法律适用,2005(9):12-15.
被引量:1
9
许绍玉,王杏飞.
诚信原则在民事证据法上的适用[J]
.政法学刊,2005,22(5):43-46.
被引量:1
10
唐力.
辩论主义的嬗变与协同主义的兴起[J]
.现代法学,2005,27(6):78-85.
被引量:95
共引文献
112
1
龙宗智.
刑事诉讼中防止突袭性裁判问题研究[J]
.政法论坛,2022,40(4):58-71.
被引量:11
2
秦睿智.
判决背后的多方博弈——民事诉讼庭审主体互动关系分析[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9,40(3):77-88.
3
胡天昊.
在线诉讼身份认证规则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逾越及其规制——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条为中心[J]
.司法改革论评,2022(2):217-237.
4
吴俐,丛志伟.
比较视角下再造公证调查制度的法理澄清[J]
.海大法律评论,2022(1):459-475.
5
孙琳.
建构我国释明制度之合理性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87-89.
被引量:1
6
姚国艳.
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司法工具价值[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18-19.
7
翁晓斌.
程序利益保障论[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2):218-234.
被引量:2
8
江伟,单国军.
1996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1997(1):75-81.
被引量:1
9
黄海涛.
法院调解阶段性的制度化问题初探[J]
.法学杂志,2010,31(S1):163-167.
10
石先钰.
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J]
.当代法学,1999,13(4):52-54.
1
林铁军.
刑事诉讼中法院职权调查证据正当性论纲[J]
.法治研究,2012(1):69-76.
被引量:2
2
李浩.
回归民事诉讼法——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再改革[J]
.法学家,2011(3):113-129.
被引量:37
3
刘兰,童霞,曾邱.
由包头“11.21”空难环境损害诉讼所想到的几点法律问题[J]
.法制与经济,2006,15(02X):16-17.
4
怀畅.
以多元的视角解读自由的概念——读《两种自由的概念》有感[J]
.人权,2008(1):55-57.
5
方丽.
简析职权探知原则[J]
.商业文化,2011,0(9X):24-24.
6
陈志海.
社区矫正的哲理[J]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2):142-146.
7
胡建淼.
对黑恶势力要做到“零容忍”[J]
.法制资讯,2014,0(6):4-4.
8
肖华.
有背景不可怕,怕的是靠背景[J]
.中华魂,2013(4):29-29.
9
林叶青.
论行政听证制度的公正性的缺失和完善[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5X):325-326.
10
有背景不可怕,怕的是靠背景[J]
.政府法制,2013(8):40-40.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