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马关条约》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并精心策划的一场有重大战略预谋的侵略战争。战后日本强迫清政府完全按其意图所签署的《中日马关条约》,是其发动甲午战争的动机与目的的真实表述,揭示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真实原因,即进行领土扩张、谋取霸权地位以及缓和国内的经济及社会矛盾。
作者
吴松芝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12年第2期242-244,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侵略
动机
分类号
K25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1
刘亚夫,赫崇旺.
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浅析[J]
.学习与探索,1985(5):134-137.
被引量:4
2
雪珥.《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文汇出版社2009版,第56页.
被引量:1
3
戚其章.
日本“董狐”笔下的甲午战争真相——中塚明教授与日清战争研究[J]
.河北学刊,2004,24(2):155-160.
被引量:2
4
金基凤.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问题[J]
.世界历史,1981(6):44-51.
被引量:3
5
王晓秋.
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两次中日战争比较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4):28-35.
被引量:2
6
张林 黄湛.《论甲午战争前后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被引量:3
7
陈伟芳著..朝鲜问题与甲午战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187.
8
陆奥宗光.《蹇蹇录》.岩波书店1943年版,第183页.
被引量:1
9
田毅鹏.
近代中日“开国”的历史比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25-29.
被引量:6
10
臧运祜.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J]
.社会科学研究,2006(3):139-14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戚其章.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J]
.历史研究,2000(1):148-165.
被引量:25
2
王家骅.
幕末日本人西洋观的变迁[J]
.历史研究,1980(6):135-149.
被引量:13
3
吕永和.
日本预谋发动甲午战争的一组史料[J]
.抗日战争研究,1997(2):13-44.
被引量:5
4
山本四郎.
1887年日本小川又次《清国征讨方略》介绍[J]
.抗日战争研究,1995(1):205-207.
被引量:7
5
小川又次的《清国征讨方略》趣旨[J]
.抗日战争研究,1995(1):207-218.
被引量:13
6
《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人民日报》,2005年06月27日,第一版.
被引量:119
7
[日]中村孝志.台湾と“南支、南洋”[Z].中村孝志编.日本の南方关与と台湾[z].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1—31.
被引量:1
8
[日]大久保利谦.近代史史料[z].吉川弘文馆,1965.304.
被引量:1
9
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上[Z].201—202,245—249,253—257,241—242,219—240,274,280—282,337,312—313.
被引量:1
10
日本外交文书:第40卷第1册[Z].81—8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杨蕾.
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与海洋扩张思想[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0(2):171-180.
被引量:1
2
李东华.
近年学术界关于日本“大陆政策”研究综述[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17-18.
3
成伟明.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6):50-53.
被引量:3
4
李少军.
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01(4):261-301.
被引量:6
5
余孝军.
论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32-34.
6
朱婧.
甲午战前李鸿章与日本的外交之比较[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75-77.
7
刘鹏.
甲午海战中国失利的原因及其对东亚格局的影响[J]
.长春大学学报,2008,18(5):57-60.
8
鄢家会,张海霞,赵冬梅,李超.
甲午海战前日本民众对华态度变化原因探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B08):130-132.
9
梁乙新.
美俄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之比较[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29(3):50-59.
被引量:1
10
贾莉.
从“白村江海战”和“甲午战争”看中日不同的对外政策[J]
.黑河学刊,2011(10):68-68.
同被引文献
6
1
戚其章.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J]
.历史研究,2000(1):148-165.
被引量:25
2
金基凤.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问题[J]
.世界历史,1981(6):44-51.
被引量:3
3
张志宇.
甲午战争的背景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
.日本问题研究,1994,8(3):56-61.
被引量:4
4
王禹浪,许盈.
中日甲午战争近三十年国内研究综述[J]
.大连大学学报,2014,35(2):57-65.
被引量:6
5
宋成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历史的拐点与东亚国际格局[J]
.日本学刊,2014(5):15-35.
被引量:5
6
张海鹏,李理.
应深入研究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对后世的影响[J]
.东北史地,2015,0(5):3-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胡军哲.
专业阅读与深度思考:理解历史课程的重要路径——以《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学研究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9,0(28):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胡军哲.
学术视野与中学立场——以“唐宋变革论”为例[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6):67-73.
被引量:1
1
冯翠.
二战后粤澳之间走私活动探析(1945~1949年)[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3):123-128.
被引量:1
2
刘东明.
沉痛的总结——《越南战争百科全书:一部政治、社会和军事的历史》评介[J]
.史学理论研究,2002(1):154-157.
3
岳飞抗旨拒屠城:宋高宗仇恨岳飞的真实原因[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0(4):64-65.
4
阿不都卡德尔.乃斯尔丁.
修志用志 促进方志事业的持续发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地方志,2001(1):24-26.
5
许斌.
伪满洲国的金融中枢 伪满洲中央银行股票[J]
.中国城市金融,2011(8):74-75.
被引量:2
6
李生策.
关于大生产运动的时间和原因的再探讨[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3):1-3.
被引量:2
7
敏文.
秦始皇为何修长城[J]
.科学大观园,2011(2):54-56.
8
徐小涛.
简论英国与拉丁美洲关系演变过程:从独立战争到二战前[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4):84-87.
9
刘家富,孟翠平.
宋美龄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0-91.
被引量:1
10
雷颐.
清王朝“起死回生”的关键奏折[J]
.领导文萃,2009(24):109-112.
求索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