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本文着重论述了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适应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主要表现 。
作者
吴海峰
机构地区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4-8,共5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产业结构
农村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279.24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323.2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2
1
吕新业.
乡镇企业科技进步机制探析[J]
.农业经济问题,1998(3):34-37.
被引量:4
2
《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乡镇企业年鉴 1998[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94.
共引文献
3
1
郭善民.
乡镇企业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技术选择问题初探[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3):37-38.
2
张一帆,付裕嘉,朱明.
以产业化营销思路指导农村主导产业的选择[J]
.中国流通经济,1998,12(5):7-10.
被引量:3
3
窦祥胜.
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4
1
马香娟.
提高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体系构建[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5(5):440-442.
被引量:13
2
袁逸峰.
树立科学发展观 统筹解决“三农”问题[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10):11-13.
被引量:3
3
杨晓波,奚旦立,毛艳梅.
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4):39-41.
被引量:20
4
吴海峰.
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J]
.学习论坛,2005,21(4):9-11.
被引量:1
5
吴海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个结合[J]
.中国农村经济,2006(1):23-27.
被引量:31
6
陈雁.
滁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20-1421.
被引量:3
7
万晓红.
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及新途径探讨[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39-42.
被引量:32
8
王冉.
河南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24(4):9-11.
被引量:3
9
王太广.《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日报》,2005年10月31日.
被引量:1
10
刘玉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5年11月10日..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吴海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个结合[J]
.中国农村经济,2006(1):23-27.
被引量:31
2
吴海峰.
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J]
.农村经济,2006(6):3-5.
被引量:6
3
雷弢,万红友.
农村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措施[J]
.环境,2007(8):96-97.
被引量:10
4
黄洁.
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7(10S):220-221.
5
吴海峰.
河南新农村建设“三化”合力推进的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3):140-144.
被引量:3
6
刘国斌,党美丽.
东北地区乡镇企业低碳化发展之对策[J]
.学术交流,2011(4):80-84.
被引量:1
7
生楠.
Pollu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rural refuse[J]
.校园英语,2016(8).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尹苹苹.
农村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农业机械化,2020(2):79-80.
被引量:1
2
王颖晖,马维振,方立峰,马红光.
生态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320-323.
被引量:6
3
邓蓉敬,汤美芳.
专家学者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述[J]
.资料通讯,2006(4):17-23.
4
吴海峰.
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J]
.农村经济,2006(6):3-5.
被引量:6
5
王碧峰.
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9):75-79.
被引量:8
6
蒋子春,张振国,姬志刚,王静.
农民信息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38-5438.
被引量:19
7
张忠根.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推进思路[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4-18.
8
陈海燕.
村民自治的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分析[J]
.广西农学报,2006,21(4):71-73.
被引量:6
9
陆耀邦.
不同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5):36-39.
被引量:4
10
张贡生,马雪峰.
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研究[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2(6):28-31.
被引量:4
1
刘健,吴志阳,吕菲菲,周琦.
乡镇企业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
.山东环境,1999(3):59-59.
被引量:2
2
陈濯红.
深化乡镇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1X):240-240.
3
王娟.
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分析[J]
.商业时代,2013(36):23-24.
被引量:4
4
关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2(12):36-39.
5
费淑静.
城市化进程中山东省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J]
.理论学刊,2006(1):43-44.
被引量:5
6
鲁阳明.
非公经济:助推信阳腾飞[J]
.中州建设,2004(1):36-37.
7
王琪.
逆向物流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作用的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2013(22):343-344.
8
黄龙燕,林秀梅.
加快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对策研究——以文登市苘山镇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09(11X):31-31.
9
陈晨.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9Z):121-121.
被引量:1
10
孟里中,张朋,刘学斌,陈包.
精准扶贫过程中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
.读天下,2016,0(15):325-326.
中州学刊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