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9,共7页
Academic Monthly
共引文献82
-
1何中华.当代价值论研究面临的几个迫切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13. 被引量:5
-
2贺来.论辩证法的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1998(2):45-54. 被引量:4
-
3吴根友.试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观念[J].理论月刊,1998(3):20-22. 被引量:4
-
4王良铭.论价值的实践基础——兼析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9-23. 被引量:4
-
5王炳书.价值的合理性及其标准[J].社会科学辑刊,1998(1):11-16. 被引量:3
-
6汪辉勇.论价值的本质特征及其定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6):36-38. 被引量:3
-
7刘玉平,隋竹玉.当代中国的价值论研究[J].文史哲,1997(4):102-104. 被引量:2
-
8菅二拴.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及其价值意蕴[J].品牌(理论月刊),2010(Z1):17-23. 被引量:1
-
9阎献晨.关于价值概念本质规定研究述要[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4,17(4):25-28.
-
10阎献晨,贾培忠.关于价值及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4,17(1):34-37.
同被引文献13
-
1杨曾宪.论价值的多重本质[J].社会科学辑刊,1999(4):24-28. 被引量:8
-
2杨曾宪.关于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兼向陆梅林、朱立元先生请教[J].学术月刊,1998,30(5):95-101. 被引量:11
-
3吴钢华.信息的增值研究[J].情报学报,1997,16(S1):240-243. 被引量:8
-
4李华,马文光.市场经济体制下图书馆的职能与运行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1994,38(4):12-14. 被引量:4
-
5秦铁辉,罗超,鲁小江.知识管理态势下情报学研究内容的变化[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3):13-17. 被引量:22
-
6郭延吉,秦铁辉.知识管理态势下的图书情报学变革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3):18-21. 被引量:13
-
7邓小青.试论图书馆的运行机制[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6(3):5-9. 被引量:3
-
8檀传宝.《教育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1,(3). 被引量:2
-
9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5):32-37. 被引量:1462
-
10高贤峰.知识型员工的行为动力结构与激励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8(7):15-17. 被引量:54
二级引证文献25
-
1王海南.对终身教育的理解[J].华章(初中读写),2007(7).
-
2何春滨.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创新管理[J].现代情报,2007,27(5):213-214. 被引量:11
-
3黄瓅,魏代君.新时期我国发展成人教育的工具价值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13-14. 被引量:4
-
4郭春侠,储节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知识转移[J].情报资料工作,2008,29(2):28-30. 被引量:41
-
5李利.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动力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30(2):92-94. 被引量:6
-
6林震雷,陈新添,朱秀珍.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创新的若干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66-168. 被引量:1
-
7王慨.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机制[J].图书馆学研究,2008(7):72-74. 被引量:9
-
8郭海明.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动力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8,27(10):141-143. 被引量:13
-
9张宝贵.关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研究[J].成人教育,2008,28(11):14-16. 被引量:5
-
10张宝贵.终身学习:演化模型、概念框架与战略重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1):18-21. 被引量:3
-
1钟克钊.从认识的发展看感性和理性的相互渗透[J].江海学刊,1983(4):43-47.
-
2陈章龙.社会心理与精神文明[J].现代哲学,1987(1):26-29.
-
3李文阁.哲学:哲学家的生活——马克思的哲学观[J].求是学刊,2002,29(6):12-14. 被引量:2
-
4A.H.列昂节夫,伍棠棣,张世臣.马克思与心理科学[J].应用心理学,1981(2):1-6.
-
5郑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蕴育的新世界观[J].前线,2014(6):67-69. 被引量:2
-
6安智锋.关于马克思哲学相关研究的几点思考[J].传承,2011(10):34-35.
-
7杨清明,刘敢新,游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阐释[J].探索,2002(4):90-91.
-
8吴仁平.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理解的差异[J].求实,2007(10):25-28. 被引量:2
-
9许峻铭.浅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直观性”[J].大观周刊,2012(3):41-41.
-
10雷金屹.荣辱观——文化自觉之基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5):156-15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