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33,共4页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83
-
1单玉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的探索[J].福建农业科技,2004,35(3):45-48. 被引量:20
-
2徐东礼.加快新型科技开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东岳论丛,1998,19(3):101-103. 被引量:1
-
3郑毅敏.中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及其对农村就业结构的影响[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3):27-31. 被引量:7
-
4李院力.关于建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5):24-25. 被引量:9
-
5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58-60. 被引量:34
-
6孙站成,梅方竹.关于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4):6-9. 被引量:14
-
7刘志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12):8-9. 被引量:8
-
8我国加快建立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1):14-14. 被引量:1
-
9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3):86-91. 被引量:304
-
10贾善刚.西班牙农业科技创新体系[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21(7):25-2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1
-
1李院力.关于建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5):24-25. 被引量:9
-
2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关于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与目标任务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519-524. 被引量:1
-
3张国富,李艳花.河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6):694-697. 被引量:1
-
4孙进群.石家庄市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178-181. 被引量:4
-
5白天志.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研究[J].草业科学,2010,27(6):163-167. 被引量:4
-
6郑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36-137. 被引量:4
-
7邵立民,邵晨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5):12-17. 被引量:2
-
8姜玲,叶选挺,李磊.我国农业科技“技术-知识”创新的空间耦合协调格局研究[J].管理评论,2017,29(9):122-132. 被引量:13
-
9张金鑫.经济发展中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8(19):105-106.
-
10戴小枫,吴敬学,陈印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2(10):5-1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67
-
1杨瑞珍.中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04(5):126-129. 被引量:19
-
2黄建勇.试论科技项目产业化与农业科技产业化[J].福建农业科技,2004,35(5):54-55. 被引量:1
-
3胡树华,汪秀婷.中部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4,18(6):55-58. 被引量:4
-
4姜志德,常国庆,杨立社,王青.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355-357. 被引量:8
-
5孙文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在院士座谈会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05(8):13-15.
-
6张亚中,朱艳梅.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441-443. 被引量:8
-
7赵明晶.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障碍与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6,28(8):26-28. 被引量:4
-
8董智玉.我国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之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36-138. 被引量:2
-
9吴林海.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上海经济研究,2009,21(1):30-35. 被引量:28
-
10宁淼,邹秀萍.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科研管理,2009,30(6):156-162. 被引量:4
-
1金学忠,徐一仑.杭州市农业科技推广新体系设想[J].杭州科技,1990,11(2):12-14.
-
2李志民.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考核指标体系设想[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2004(4):22-23.
-
3姜不居,雷霆.铸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想[J].铸造纵横,2008(5):44-46.
-
4李凯,刘军.“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J].中国经贸导刊,2015(9Z):17-18 44.
-
5赵强基.高产高效持续农作制度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当代生态农业,1998,7(1):6-9. 被引量:3
-
6张熙物.智慧旅游与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以武夷山旅游为例[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4(1):22-27. 被引量:5
-
7詹国明,赖才盛,林志军,上官之一,王继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构建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237-239. 被引量:7
-
8芮明杰.工业经济管理学理论体系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1987(3):73-74.
-
9冯所祺,李可文,欧仲健.构建以VTS为核心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J].珠江水运,2009(10):78-81.
-
10张敬娟.标准化人员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5(7):33-3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