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大学生职业需求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能力培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各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对高校现有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社会上对物流类专业的需求中,操作类占到六成左右。作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学历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分析了经管类物流管理本科生针对目前社会的就业格局和职业需求,应该如何进行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永清
刘雅慧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期39-41,共3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职业需求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能力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潘冬青.
现代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其培养[J]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76-78.
被引量:12
2
王亮,李世珣.
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市场,2009(36):74-76.
被引量:12
3
周润,李星云.
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训模式建设探讨[J]
.中国市场,2007(41):126-12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秀英.
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
.理论探索,2004(6):90-91.
被引量:16
2
王健.
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2):102-106.
被引量:40
3
李沛强,许顺亭.
物流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市场,2007(23):88-89.
被引量:5
4
周兴建.物流理论研究特点及本科教学思路探讨.物流教育与培训,2007,(4):41-45.
被引量:1
5
陈文若.第三方物流[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00.
被引量:1
6
王辉,秦一方,张永林.
基于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市场,2008(28):156-157.
被引量:6
7
王恩涛,邵清东.
现代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J]
.物流技术,2003,22(10):27-29.
被引量:59
共引文献
24
1
李华.
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探讨[J]
.物流技术,2007,26(3):34-35.
被引量:36
2
平先秉,周清香.
湘潭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9):127-129.
被引量:3
3
赵群,何家蓉.
日本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带给我国的启示与思考[J]
.物流科技,2008,31(2):85-87.
被引量:24
4
吴阿莉,白士强.
物流高职人才的能力分析及培养[J]
.物流技术,2009,28(4):154-156.
被引量:4
5
田雪.
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市场,2009(10):35-36.
被引量:9
6
李建萍.
关于高职《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J]
.职业教育研究,2009(8):71-72.
被引量:3
7
郑晓奋.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27-128.
被引量:19
8
李蓉.
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物流科技,2010,33(9):25-28.
被引量:15
9
刘亚茹.
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J]
.物流科技,2010,33(10):125-126.
被引量:8
10
刘永清,刘雅慧.
经管类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5):54-5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
1
李济权.
大学生就业教育全程化思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1):283-285.
被引量:12
2
王桂花.
高职物流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物流技术,2012,31(12):468-471.
被引量:10
3
孙芳,宋逸成.
基于实践育人的物流专业大学生责任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4(2):106-10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孙芳.
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物流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J]
.物流技术,2015,34(15):306-308.
2
李映.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4):113-11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赵章留.
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以衡水学院为例[J]
.现代农村科技,2019,0(6):73-74.
2
崔景贵,陈璇.
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一种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24):62-68.
被引量:16
3
罗开,张华坤,朱梅,杨英鹰,毛静.
口腔专业在校生职业认知的调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5):214-215.
4
邓雪梅,罗渝川.
高职生入职培训阶段职业角色冲突及自我调适初探--以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63-65.
被引量:1
5
张晓慧,杜改丽.
基于扎根理论高职护理生职业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2024,13(7):645-655.
1
刘立功,代敏.
浅谈当前经济形势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经贸导刊,2010(5):88-88.
被引量:3
2
张树彬.
浅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4):5-7.
被引量:1
3
陈丽静.
强化语感训练 提高语言能力[J]
.山西教育(教学版),2015,0(9):19-20.
被引量:1
4
杨狄.
校企合作是物流类专业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20):76-77.
5
张洪.
案例教学在物流类课程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09(27):153-154.
被引量:2
6
黄琼.
2012年中考作文仿真模拟及佳作示例——交流类试题[J]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2012(3):2-3.
7
师天良.
高职院校物流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刍议[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7):34-35.
8
饶黄云.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71-73.
被引量:15
9
何秋生,李虹.
项目驱动的创新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10):83-84.
被引量:9
10
王永刚.
提高中职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36):36-38.
被引量:5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