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过去20多年里,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预计将来还会增加。WHO预计世界糖尿病患者到2030年可达3亿。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
作者
林瑶
景璟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国医论坛》
2012年第1期52-52,共1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病机
中医治疗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3
参考文献
3
1
纪立农,朱宇,李秀娟.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J]
.中国社区医师,2003,19(23):15-16.
被引量:6
2
詹继红.糖尿病神经病变从肝论治.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
被引量:1
3
林兰,倪青.
对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几点看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1):855-857.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高思华.
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立足肝脾肾辨治糖尿病[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0):622-623.
被引量:36
2
张家庆.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5):315-316.
被引量:14
3
张惠芬 迟家敏 王瑞萍.实用糖尿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34.
被引量:1
4
林兰 倪青.糖尿病的中医研究思路与方法[J].美国综合医学杂志,1999,1(8):566-568.
被引量:2
5
倪青.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哲学反思[J].美国综合医学杂志,2000,2(3):204-205.
被引量:1
6
商敏凤.
我国研制治疗糖尿病中药新药现状与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78-79.
被引量:7
7
倪青,董彦敏.
林兰治疗糖尿病中药组方经验[J]
.中医杂志,2000,41(7):399-400.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48
1
李翠萍.
加用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2004,27(4):13-14.
被引量:1
2
戴小良,王行宽.
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33-1634.
被引量:6
3
李勤,刘宏.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医学综述,2004,10(10):633-635.
被引量:52
4
赵秉祥.
从气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995-996.
被引量:15
5
韦秀英,夏宁,王乃荣,胡世红,黄锦雄.
t-PA、PAI活性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中的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8):877-879.
被引量:3
6
孙立,郑博庆,朱秉匡.
脾肾两虚、痰瘀互结与糖尿病发病机理的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12-914.
被引量:16
7
郭文学,金杰,蒋志强,冯晓东,姜守军.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6):86-88.
被引量:8
8
董荣芬,苗桂珍,朱学敏,李春桂,董宝杰,缪娟,王宝玉.
中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指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J]
.北京中医,2005,24(5):259-261.
被引量:6
9
孙立,郑博庆,朱秉匡.
多虚实因素与糖尿病发病机理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134-136.
被引量:4
10
赵克勤.
从瘀论治2型糖尿病38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6):357-3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3
1
卢敏文,刘小慧.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
.智慧健康,2021,7(29):127-129.
被引量:2
2
秦保锋,翁伟力,章丽琼,郭咏梅.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S01):57-60.
被引量:20
3
苏纪武,毛翔,孙远征,王伟华.
温针灸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AGEsmRNA、RAGEmRNA表达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51-54.
被引量:12
4
马学毅.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
.继续医学教育,2005,19(1):42-46.
被引量:26
5
胡晓灵.
从脾胃本虚、痰瘀毒标论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
.新疆中医药,2006,24(1):1-2.
被引量:15
6
蒲琳,王雨,王晓东.
自拟芪桂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8例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06,24(11):72-73.
被引量:12
7
臧天霞,叶健.
查玉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摭拾[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7-7.
被引量:19
8
CandrilliSD,Davis KL,Kan HJ,et al.Prevalence and the associated burden of illness of symptom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J]J Diabetes Complicatioins, 2007,21 (5):306-314.
被引量:1
9
刘莎莎,王旭.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概述[J]
.中医杂志,2008,49(3):276-278.
被引量:19
10
张素梅,黄凌.
益气活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290例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4):56-5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9
1
陈惠,刘苇苇,黄静,倪青.
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J]
.环球中医药,2012,5(9):686-688.
被引量:11
2
陈海燕,刘怀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J]
.西部中医药,2014,27(3):138-140.
被引量:11
3
张秀田,陆长勇,王立欢.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2):154-156.
被引量:2
4
林树元,柴可夫.
经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与施治策略[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5):330-333.
被引量:8
5
段春红.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2):2486-2488.
被引量:30
6
倪海峰.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J]
.中国民间疗法,2017,25(1):42-43.
被引量:7
7
董阜挺,刘佳佳,瞿溢谦,林树元,曹灵勇.
基于太阴中风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传规律[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5):2519-2522.
被引量:6
8
张帅,张海生.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民间疗法,2023,31(9):65-69.
被引量:2
9
李园,黄晶晶,王文莲,马柳,何小红,曾春玲,杜程,李美愉,黄利红.
子午流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9,51(4):244-24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顾艳秋.
择时穴位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1):114-117.
被引量:3
2
常健菲,吴开明,刘春颖,王顺.
黄芪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影响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0(10):107-109.
被引量:4
3
樊秀梅,魏凯善,殷丽平.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消渴病辨证择时给药理论研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4):211-212.
4
夏广大,周卫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1):535-535.
5
陶灵霞.
益气温阳法配合刮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体会[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9):125-126.
被引量:2
6
陈海燕,刘怀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J]
.西部中医药,2014,27(3):138-140.
被引量:11
7
张翔,梁晓春.
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4,7(6):492-496.
被引量:1
8
林飞鸿,伍瑚,吕志云.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4):114-115.
被引量:9
9
邸维莹,方朝晖.
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防治新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12):2312-2315.
被引量:16
10
罗露露,吴娜,刘振杰,蓝柳贵,王丘平,吴丽燕.
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治疗阳虚血瘀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1):57-60.
被引量:15
1
浦斌红,曹雪滨,胡元会.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及其实践[J]
.中医药通报,2010,9(6):34-36.
被引量:10
2
徐远,吴侠.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及治疗[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14(5):295-298.
被引量:3
3
罗源,方朝晖,舒仪琼.
糖尿病前期“从脾论治”的理论探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3):322-324.
被引量:10
4
刘景洲,刘爱平.
中医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J]
.光明中医,2007,22(9):19-20.
被引量:14
5
王天麟,韩俊泉,曲鹏飞,权沛沛,王红.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认识和中西医结合治疗[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4):482-484.
被引量:17
6
许世伟,丰雪琴,裴定邦,林连美.
浅谈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认识[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23):119-120.
被引量:1
7
杨丽君,唐晨,许方沥.
胃食管反流的中医认识及治疗概况[J]
.甘肃中医,2008,21(8):77-79.
被引量:5
8
裴明创,刘宝山,戴锡孟.
中医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认识溯源[J]
.天津中医药,2005,22(3):254-255.
被引量:4
9
仝小林,段军.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16(5):347-348.
被引量:128
10
祝木平.
手足口病的中医认识[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9):160-160.
被引量:3
国医论坛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