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隐性采访的利弊与合理利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至今,隐性采访常被记者采用,合理利用时发挥的优势是极其显著而有效的。但由于隐性采访有其特殊性,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分析其利弊,探讨记者隐性采访的保护措施,合理利用此方式,从而取得报道的正向效应,发挥新闻舆论应有的作用。
作者
廖宇飞
机构地区
广东培正学院党委宣传部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1-123,共3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关键词
隐性采访
利弊分析
保护措施
分类号
G222.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沈勇.
隐性采访也要讲求“平衡”[J]
.新闻知识,2008(7):45-47.
被引量:2
2
谢春雷编著..揭开真相 《南方周末》知名记者报道手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331.
3
郭赫男.
隐性采访及其负面效应[J]
.新闻爱好者,2008(9):40-41.
被引量:4
4
林荧章.
略论隐性失实[J]
.新闻知识,2008(1):42-43.
被引量:1
5
亢俊芳.
新闻记者暗访的合理运用[J]
.新闻采编,2008(2):42-4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丁柏铨,周楠.
新闻报道中隐性失实的成因及规避(下)[J]
.新闻与写作,2004(9):30-32.
被引量:4
2
郝雨,马蕴.
新闻报道中的隐蔽性失实[J]
.新闻记者,2007(3):60-61.
被引量:3
3
阴雨永.
典型报道与新闻失实[J]
.东南传播,2006,0(8):38-39.
被引量:3
4
郭镇之.
采访、暗访与偷拍──北美国家关于新闻采访中涉及隐私权的若干法律规定[J]
.电视研究,2000(6):38-40.
被引量:7
5
殷保文.
隐性采访不应成为降低专业门槛的工具[J]
.传媒观察,2004(3):54-55.
被引量:8
6
陈力丹,徐迅.
关于记者暗访和偷拍问题的访谈[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4):27-30.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5
1
朱梦,于晓敏.
职业素质与电视深度报道——以《新闻调查》和《深度105》为例[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4):59-60.
被引量:1
2
梁泽方.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与权衡[J]
.新闻世界,2013(11):194-195.
3
段巍,段青.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研究[J]
.今传媒,2014,22(8):175-176.
被引量:5
4
庞磊.
新闻记者暗访策略分析[J]
.新闻传播,2016(10):83-83.
5
魏铭.
隐性采访中伦理失范行为的受众接受度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19):88-8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
1
汤国兴.
在电视新闻中如何正确运用隐性采访[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46-48.
被引量:5
2
邹华.
关于隐性采访的解读与思考[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0(8):64-65.
被引量:1
3
杨琳,申楠.
我国隐性新闻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1):66-71.
被引量:6
4
程柳青.
隐性采访的职业操守与把关机制[J]
.声屏世界,2012(8):57-58.
被引量:1
5
车蒙娜.
我国大众传媒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4):54-59.
被引量:4
6
庞红卫.
隐性采访中的新闻侵权及其规制[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12(3):58-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宝森.
隐性采访与记者角色冲突的规避方法[J]
.新闻传播,2013(1):98-98.
2
刘少莉.
怎样运用好隐性采访[J]
.新媒体研究,2015,1(11):73-74.
1
王进.
非典时期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价值开发及正向效应[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1):18-18.
被引量:1
2
王彦斐.
浅谈微博娱乐化的“色彩营销”[J]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5,34(8):117-118.
3
王钜春.
对指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6):121-123.
4
宋嘉庚,郝振省.
双重效应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探析[J]
.出版广角,2016(19):6-8.
被引量:3
5
王勇,吴寿平.
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与经济增长的绩效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10):57-60.
6
程荣晖.
大众传媒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引导策略[J]
.传媒,2017(5):85-87.
被引量:4
7
张颖.
大众文化的社会功用与民族凝聚力的建构[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0(3):78-81.
8
吴金红,陈强,鞠秀芳.
用户参与大数据众包活动的意愿和影响因素探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14,35(3):74-79.
被引量:20
9
赵宇翔,朱庆华.
感知示能性在社会化媒体后续采纳阶段的调节效应初探[J]
.情报学报,2013,32(10):1099-1111.
被引量:33
10
易蓉,周学军.
心理契约、组织创新气候与科技人才创新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6):144-148.
被引量:4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