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全层施肥法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21-22,共2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7
1 石庆华,潘晓华,张佩莲,钟旭华.二系杂交稻超高产机制的研究——Ⅰ 二系杂交稻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1):6-11. 被引量:6
2 黄德明.作物营养与科学施肥[M].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25-229. 被引量:2
3 Takeo koyama.al.Nitroge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for tropical rice as determined by field experiments using N tracter technical[R].Bulletin Tropical Agri RES Center,1975:1-75. 被引量:1
4 陈际型.钾素营养对水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土壤学报,1997,34(2):182-188. 被引量:52
5 张杨珠,邹应斌,黄运湘,肖铁光,黄升平,屠乃美,肖应辉.双季杂交稻新型省工高效施肥技术——一次性全层施肥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3(5):481-484. 被引量:14
6 石庆华,潘晓华.稻田氮素管理优化系统的应用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20(3):287-290. 被引量:3
7 潘晓华.水稻钾素营养及其合理施用[J] .耕作与栽培,1989,9(3):43-44. 被引量:5
8 张玉烛,肖丽荣,马国辉,戴平安,谢建红,刘国京,朱明,吴宏恒,刘朝友.优质食用早籼干物质积累特点及与产量和米质的关系[J] .作物研究,1999,13(3):4-8. 被引量:3
9 金继运,何萍.氮钾营养对春玉米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9,32(4):55-62. 被引量:101
10 冯惟珠,苏祖芳,杜永林,周培南,季春梅.水稻灌浆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氮素调控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0,14(1):24-30.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2
1 吴自明,李辉婕,石庆华,潘晓华,李木英.施肥对优质早稻成穗率与产量的影响[J] .农机化研究,2006,28(9):150-154.
2 刘宗发,徐宝庆,胡金和,熊清云.优质早籼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1):90-9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
1 唐拴虎,黄旭,张发宝,徐培智,陈建生.根系分布及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6,33(9):5-8. 被引量:3
2 李永友,吕和平,宛晓萍,周兵,孙茂虎,方先和,陈周前.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5-7218. 被引量:9
3 雷荣荣,陈波浪,盛建东,贾宏涛,王彦平.钾营养对棉花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8,31(3):69-72. 被引量:4
4 巫兰,陈波浪,马德英,轩娅萍,付建华,蒋平安.钾素对棉花营养吸收分配及纤维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3):192-196. 被引量:9
1 郑明辉,黄建青,郑云雨.水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效果显著[J] .福建农业科技,2000,31(3):23-23.
2 石纪成,喻强,石毅.水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新法[J] .农村新技术,2003(7):5-5.
3 唐拴虎,陈建生,徐培智,张发宝,谢春生,严志强.一次性全层施肥增强水稻抗倒伏性效应研究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1):32-34. 被引量:23
4 吴自明,李辉婕,石庆华,潘晓华,李木英.施肥对优质早稻成穗率与产量的影响[J] .农机化研究,2006,28(9):150-154.
5 林文高.水稻一次性全层施肥好[J] .福建农业,1995,0(3):7-7. 被引量:1
6 吴自明,石庆华,李木英,潘晓华.优质早稻不同类型肥料全层施用效应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3):301-306. 被引量:5
7 唐拴虎,徐培智,张发宝,陈建生,谢春生.一次性全层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根系形态发育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1):63-69. 被引量:61
8 农作物[J] .全国新书目,2003,0(1):110-110.
9 郭立春,施能浦.水稻“优轻高”栽培新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8,13(S1):180-186.
10 张杨珠,邹应斌,黄运湘,肖铁光,黄升平,屠乃美,肖应辉.双季杂交稻新型省工高效施肥技术——一次性全层施肥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3(5):481-484. 被引量:14
;